[实用新型]一种蟑螂捕捉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1407.X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3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肖琦;吴雪霞;甘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惠利民有害生物防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蟑螂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蟑螂捕捉盒,属于捕捉盒领域。
背景技术
蟑螂大约有数十种会入侵人类家居,还有数种被人类饲养为宠物及作为宠物的粮食外,绝大部份品种只能在野外山涧树林或昆虫博物馆中见到。家居最常见的蟑螂,大的有身长约5.0厘米。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203136849U,一种蟑螂捕捉盒,包括盒体、捕捉面、粘合剂、引诱剂,所述粘合剂的成分为70%的松香与30%的菜油混合,所述引诱剂的成分为40%肉粉、50%面粉、10%豆饼混合,所述粘合剂与所述引诱剂涂抹于所述捕捉面之上,所述捕捉面置于所述盒体内。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粘合剂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蟑螂踩中不易挣脱,环保无异味,避免了使用药物除蟑螂时对人体的伤害。但现有技术没有设计密封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蟑螂捕捉盒,其结构包括盖体、盒体,所述盖体活动连接于盒体上方,所述盖体由环口、盖板组成,所述盖板设有环口,所述盒体由帘口、框盒、内盒组成,所述帘口连接于框盒内侧,所述内盒设在框盒内部,所述帘口连接于内盒侧面,所述盖板与框盒平行,所述盖板活动连接于框盒上方,框盒设有扣板,所述帘口设有帘架、帘膜,所述帘架与帘膜固定连接,所述内盒设有内盒框体、内盒框盖,所述内盒框盖设于内盒框体上方,所述帘架连接于内盒框体侧面,所述帘架与内盒框体垂直,所述盖板连接于盒体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帘口设有2个。
进一步地,所述框盒由块直板组成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框盒设有凸条,所述盖板通过凸条活动连接于框盒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长为200mm。
进一步地,所述框盒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为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环口直径为35mm。
进一步地,所述帘架设有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帘架连接于内盒框体侧面,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成本低,制作简单,不需要电源,可使用塑料膜并进行反复更换。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蟑螂捕捉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盒框盖和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盖体-1、盒体-2、环口-10、盖板-11、帘口-20、框盒-21、内盒-22、帘架-200、帘膜-201、凸条-210、穿孔-212、内盒框体-220、内盒框盖-221、扣板-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蟑螂捕捉盒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盖体1、盒体2,所述盖体1活动连接于盒体2上方,所述盖体1由环口10、盖板11组成,所述盖板11设有环口10,所述盒体2由帘口20、框盒21、内盒22组成,所述帘口20连接于框盒21 内侧,所述内盒22设在框盒21内部,所述帘口20连接于内盒22侧面,所述盖板11与框盒21平行,所述盖板11活动连接于框盒21上方,框盒21设有扣板211,所述帘口20设有帘架200、帘膜201,所述帘架200与帘膜201固定连接,所述内盒22设有内盒框体220、内盒框盖221,所述内盒框盖221设于内盒框体220上方,所述帘架 200连接于内盒框体220侧面,所述帘架200与内盒框体220垂直,所述盖板11连接于盒体2上方,所述帘口20设有2个,所述框盒 21由5块直板组成为矩形结构,所述框盒21设有凸条210,所述盖板11通过凸条210活动连接于框盒21上方,所述盒体2长为200mm,所述框盒21设有穿孔212,所述穿孔212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环口 10直径为35mm,所述帘架200设有弧形结构。
本专利所说的帘膜201是一种塑料包装制品,通常以乙烯为母料通过聚合反应制成,根据所用材料及添加塑化剂不同,包裹膜分为多种类型,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惠利民有害生物防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惠利民有害生物防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14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