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2036.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程艳霞;郑有梁;曹东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级 齿轮 列车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地提高,人们对车辆的舒适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增大车辆的舒适性,列车底盘系统均采用减震器进行减震缓冲,列车悬架系统中采用的减振器大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列车受颠簸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在减震器的缸体内反复拍打缸体内的油液,使列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振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振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振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传统的列车采用弹簧减震,减震效果差,而且噪音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将电磁铁和弹簧两种减震的方法相结合使用,使得减震效果更佳的优秀,而且噪音小,且变压器为可拆卸设置,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列车选择不同型号的变压器,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包括吊耳、主轴、从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电磁铁,所述吊耳下端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一侧设有变压器,所述主轴表面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设有第一支撑腔,所述主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下方设有磁铁,所述主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从轴,所述从轴表面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设有第二支撑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为圆柱螺旋形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与从轴均为复合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腔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可拆卸连接在主轴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的体积大于第二弹簧的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当列车遇到颠簸路段,列车产生的压力,使得弹簧压缩,为列车提供有效的减震,使得列车平缓行驶。
2、通过设置电磁铁和磁铁,电磁铁工作,同性相斥,使得电磁铁和磁铁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火车行驶到颠簸路段时,主弹簧和两个从弹簧产生弹力,和电磁铁一起卸掉颠簸产生的力,保证火车行驶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耳;2、变压器;3、电源线;4、第二弹簧;5、第二支撑腔;6、第一支撑腔;7、电磁铁;8、第一弹簧;9、主轴;10、从轴;11、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包括吊耳1、主轴9、从轴10、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4和电磁铁7,所述吊耳1下端设有主轴9,所述主轴9一侧设有变压器2,所述主轴9表面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下端设有第一支撑腔6,所述主轴9下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7,所述电磁铁7下方设有磁铁11,所述主轴9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从轴10,所述从轴10表面设有第二弹簧4,所述第二弹簧4下端设有第二支撑腔5。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8与第二弹簧4均为圆柱螺旋形压缩弹簧,弹性强,可以为列车轮提供有效的减震。
其中,所述主轴9与从轴10均为复合金属制成,硬度高,不易于损坏,使用寿命长。
其中,所述磁铁11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腔5底端,可有对电磁铁产生同性相斥。
其中,所述变压器2可拆卸连接在主轴9一侧,方便拆卸安装,可根据不同型号大小的列车选择不同的变压器。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8的体积大于第二弹簧4的体积,方便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2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