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底液体运输用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2180.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凌宇;胡守田;刘国强;李在通;孙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卓建海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0 | 分类号: | F16L11/00;F17D5/02;G01M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液体 运输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液体运输用软管,用于将诸如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流体从海上的海上漂浮设施输送到油轮等,以及用于检测这种软管内流体泄漏的情况。
背景技术
传统上,当产自海底的石油从海上浮动设施被装载到运输油轮上进行储存时,该浮动设施和油轮通过使用浮动软管连接在一起,并且该石油或类似物需通过软管输送。然而目前的软管易造成泄漏且柔度不足,无法满足海底低温流体的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海底低温流体的运输中软管易泄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可以实时监测软管的流体动态并放置流体泄漏的海底液体运输用软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底液体运输用软管,自内至外依次包括波纹管、缓冲层、加固层、隔热层、不透水隔热层以及防水层;所述缓冲层紧贴在所述波纹管上,所述加固层紧贴在所述缓冲层上;其中,所述隔热层与所述不透水隔热层之间设置有光纤温度传感器,所述光纤温度传感器螺旋式并连续的缠绕在所述隔热层的外周。
进一步,所述光纤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管以及插入到所述金属管内部的光学纤维。
进一步,所述光学纤维比所述金属管长,从而可以使得光学纤维随着波纹管或者软管的整体弯曲而弯曲。
进一步,所述光纤温度传感器等间距缠绕在所述隔热层外周上,所述间距为100-200 mm。一旦发生流体泄漏,则光纤温度传感器将感应到周围温度的变化,从而可以有效定位泄漏的位置。
进一步,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端部连接有光源、光分路器、放大器以及测量装置。
进一步,所述加固层为不锈钢带缠绕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且不锈钢带形成第一和第二卷绕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卷绕层相互交叉重叠,且第一和第二缠绕层的卷绕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所述不锈钢带的卷绕间距大于所述不锈钢带的宽度。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强加固层的力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监测软管内流体泄漏的位置,并同时防止流体泄漏处软管外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见图1所示,一种海底液体运输用软管10,自内至外依次包括波纹管1、缓冲层2、加固层3、隔热层4、不透水隔热层5以及防水层6;缓冲层2紧贴在波纹管1上,加固层3紧贴在缓冲层2上;其中,隔热层4与不透水隔热层4之间设置有光纤温度传感器7,光纤温度传感器7螺旋式并连续的缠绕在隔热层4的外周。由此,缓冲层2通过贴附于波纹管1,对波纹管1上的波纹间的空间进行填充,从而可以便于加固层3的稳定安装;且通过光纤温度传感器7可以实时监测软管10内波纹管1以及隔热层4是否泄漏,并且可以通过不透水隔热层5以及防水层6进一步进行保护,防止泄漏。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光纤温度传感器7包括金属管71以及插入到金属管71内部的光学纤维72。优选地,光学纤维72比金属管71长,从而可以使得光学纤维72随着波纹管1或者软管10的整体弯曲而弯曲。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光纤温度传感器7等间距缠绕在隔热层4的外周上,优选地,间距为100-200 mm。一旦发生流体泄漏,则光纤温度传感器将感应到周围温度的变化,从而可以有效定位泄漏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光纤温度传感器7的端部连接有光源、光分路器、放大器以及测量装置(在此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加固层3为不锈钢带31缠绕在缓冲层2上而形成,且不锈钢带31形成第一卷绕层311和第二卷绕层312,第一卷绕层311和第二卷绕层312相互交叉重叠,且第一卷绕层311和第二卷绕层312的卷绕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不锈钢带31的卷绕间距大于不锈钢带31的宽度。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强加固层的力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监测软管内流体泄漏的位置,并同时防止流体泄漏处软管外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卓建海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卓建海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2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组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带松开结构的车载手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