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撕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3248.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芳;丁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37/00 | 分类号: | B65H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张云波,吴辉辉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撕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已成为世界胶粘行业加工生产厂和消费大国。结合多年的配套经验,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特别是胶粘带、保护膜及不干胶广泛应用到电子、通讯、包装、建筑、造纸、木工、航空航天、汽车、纺织、冶金、机械制造、医疗行业等,胶粘行业已成为我国化工行业中最具活力的重要产业。
胶带是由基材和粘结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粘着剂的成份,依不同厂牌、不同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聚合物。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胶带以单面胶居多,该胶带可用于物件的包装或临时固定,无需任何工具便可轻松撕开,是任何企业、公司、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普通纸箱或纸盒及其他封装之物通常以整条胶带在表面黏着,撕除即可解封,但解封之时,由于粘着型的强弱或封装性的特征,在整条胶带撕下后会将封装的纸盒或纸箱等破坏,影响纸箱或纸盒的美观度及再次使用。
在拆除胶带时,通常会使用到剪刀、刻刀、钥匙或拉扯来进行对胶带进行切断,当使用尖锐物品切割胶带时,容易造成对包装物品的划伤或划破,而拉扯会由于胶带的粘性较好,对包装物品发生变形,且在拉扯过程中,手上容易沾染粘性物质,在清洗时不易清洗干净。
中国专利号CN205740867U公开了一种胶带,包括基带与粘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横向或纵向分布固定段和易撕段,所述固定段的基带上附着粘着层,所述易撕段不附着粘着层,易撕段与固定段交界处为易撕结构。
缺点在于,胶带上设置有一无粘性段,而在使用过程中胶带为圈式结构,当胶带粘在纸箱上时,无粘性段不一定位于纸箱的两端,使得易撕段不易被拉开,且这种胶带在贴在纸箱上后,固定段与易撕段之间容易断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粘贴性能好的易撕胶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撕胶带,包括固定段和易撕段,易撕段的一端上设有拉片,所述拉片与易撕段固定连接,拉片位于易撕段和被粘物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片包括固定板和支撑件,固定板和支撑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为矩形结构,支撑件与固定板连接处设有圆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宽度与易撕段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易撕段两侧为锯齿结构,固定段上设有与易撕段相配合的锯齿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段的厚度大于易撕段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段和易撕段的上方设有固定膜,所述固定膜覆盖在固定段和易撕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段为透明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膜上印有花纹和颜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膜为聚乙烯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固定段与易撕段之间通过锯齿状连接,增加了固定段与易撕段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增设了固定膜,降低了固定段与易撕段自动断裂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易撕段上连接拉片,使得易撕段在解封时操作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固定段1,易撕段2,拉片3,固定膜4,固定板31,支撑件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易撕胶带,包括固定段1和易撕段2,固定段1和易撕段2平行设置,易撕段2位于固定段1中间,易撕段2的两侧分别连接固定段1,固定段1和易撕段2都具有封装作用,易撕段2的设计使得解封时,只需单独将易撕段2撕开即可。易撕段2的一端上设有拉片3,拉片3与易撕段2固定连接,拉片3位于易撕段2和被粘物体之间,拉片3为塑料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3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卷带的功能薄膜转帖并将基带回收的卷绕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