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对虾循环水养殖池水流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3897.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0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新;曲克明;孔杰;孙杰锋;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对虾 循环 养殖 池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对虾循环水养殖池水流态的系统。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又称为白肢虾或白脚虾,曾译为凡纳滨对虾。学名Penaeus(Litopenaeus)vannamei Boone 1931。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总科、对虾科、对虾属、对虾亚属。南美白对虾为热带品种,主要分布于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从墨西哥湾至秘鲁中部沿岸都有其踪迹,但大多集中在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
南美白对虾具有:①生长速度快,生长期70-100天可达商品规格;②繁殖季节长,可全年育苗,全年养殖;③养殖密度高,最高亩产可达8000kg;④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养殖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⑤营养要求低,饲料中蛋白含量在25%-30%即可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养殖成本低;⑥营养价值高,出肉率高于65%;⑦离水存活时间长,容易鲜活销售,市场价值高等显著特点。
1991年中国科学研究院海洋研究所率先从美国和厄瓜多尔引进,20多年来,南美白对虾以其优良的品种特性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据统计,2014年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45万公顷,养殖总产量127万吨,产值超过550亿元。但是,养殖规模的快速扩张的影响,因养殖自身污染而引起的苗种质量问题日渐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对虾白斑病病毒(WSSV)和对虾副溶血性弧菌(EMS)引发的对虾病害造成的损失超过100亿元,并呈现迅速蔓延和危害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病害已成为困扰我国对虾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是近几年来在海水鱼类养殖产业中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其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技术处理使90%以上的养殖水得以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养殖对水资源的消耗、养殖污水排放和养殖过程的控温能耗,具有养殖产量高、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绿色无公害等显著优势。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由于用水量少,一方面可以减少养殖对养殖区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外部病原微生物对养殖对虾的侵害,封闭式循环水养殖与传统的池塘养殖、高位塘养殖和大棚养殖相比,还具有换水彻底,便于及时清理病、死虾,投喂精准等特点,养殖成活率得到大幅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设和使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来养虾。
常见的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循环频次低,传统的方形圆角池池底容易形成污物沉积,导致池底水质指标超标、底层缺氧、死虾得不到及时清理,因此而导致的养殖失败时有发生。
因此,有必要对养殖池结构和养殖池内部水流态进行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控制对虾循环水养殖池水流态的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养殖的养殖方法。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国内对虾循环水养殖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养殖池结构、进排水及充氧方式进行优化,发明了一种控制对虾循环水养殖池水流态的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可以做到整个养殖池水流无死角、池底无污染物沉积,并使污物的快速排出。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对虾的培育亲虾、暂养虾苗、养殖成虾等室内循环水养殖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控制对虾循环水养殖池水流态的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充气系统;
所述的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主体和隔墙,养殖池主体为两端设计成圆弧状的长条形池,养殖池主体中央设有隔墙,隔墙使养殖池形成养殖环道;养殖池主体的池底设计成斜坡状,隔墙底部的池底高、养殖池主体池壁底部的池底低,养殖池主体的池底坡度为4%;在养殖池主体一端圆弧的中间设圆锥形集污槽,圆锥形集污槽的锥底坡度9%,在圆锥形集污槽底部预埋排污管;
所述的进水系统包括总进水管、进水主管和控流管,总进水管分支出的主进水管穿过养殖池主体一端的圆弧形上壁通入隔墙中,主进水管的上管壁距离养殖池面8cm,主进水管进入隔墙内并立即下折到养殖池主体底部,然后主进水管在隔墙内沿隔墙长度方向通向隔墙另一端,主进水管包埋在隔墙内,在隔墙内底部的进水管向隔墙的两侧分别分出五个控流管;
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污管和回水套管,所述排污管连接圆锥形集污槽底部并通向养殖池主体外侧的回水套管,回水套管由内套管和外立管组成,内套管以倒虹吸管方式控制养殖池水位,外立管连接回水主管道;
所述的进气系统包括输气管、纳米增氧管和连接软管,输气管位于养殖池主体的内壁顶端,纳米增氧管位于养殖池主体的内壁底部,连接软管连接纳米增氧管与输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3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箱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种苗培育用观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