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6988.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亨立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G05B19/042;G01S19/14;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通道 隔离 巡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巡检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巡检工作也逐渐扩展到各种领域,如小区保安、工厂巡查、电力线路巡查等,以保证这些区域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安全。现有的带GPS功能的巡检仪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可以记录巡检人员的巡视位置和时间,跟踪巡检人员巡检路线,以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确保巡检工作的有效性。但是管理人员不能随时随地了解巡检人员的现场情况。另外,传统的带GPS功能的巡检仪的电路结构较为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且传统的带GPS功能的巡检仪由于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随时随地了解巡检人员的巡检情况、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指示灯、按钮、电源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输入模块、GPS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指示灯、指纹识别模块和GPS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指纹输入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供电,所述按钮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激活所述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采集新的巡检点,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和GPS模块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到移动终端;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变压器、第一稳压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熔断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均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熔断器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线圈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和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 20pF,所述第五电容的电容值为40pF,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7kΩ,所述第六电容的电容值为50pF。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阻值为100Ω。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中,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通道隔离的巡检仪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Zigbee模块、CDMA模块或WCDMA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亨立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亨立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6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器械快速干燥装置
- 下一篇:精制糖树脂脱色与再生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