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水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7887.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苓;杨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金玺,张相升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水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蓄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水容器。
背景技术
蓄水容器为用于蓄水的容器,可以为蓄水罐或蓄水槽。
一般情况下,空调用的蓄水容器体积都比较大,如何将水均布在蓄水容器内成为一项难题。
如果水不能在蓄水容器内实现均布,则会容易出现较高厚度的斜温层,不利于实现水蓄能,例如蓄冷或蓄热。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缓慢向蓄水罐或蓄水槽中注水的方式,使得流入蓄水罐或蓄水槽内的水依照水的自身温度进行分层,以减小斜温层的厚度。
但是,该种缓慢注水的方式具有如下缺陷:
一方面注水缓慢,效率低;另一方面在对横截面积大或半径大的蓄水罐或蓄水槽注水时,由于水的横向移动缓慢,还是在容易形成较厚的斜温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注水,并且可以实现均匀布水的蓄水容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蓄水容器,包括蓄水主体、设置在所述蓄水主体的顶部的顶盖和设置在所述蓄水主体的底部的底盖,在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之间形成有密闭的蓄水空间;所述蓄水主体上具有与所述蓄水空间连通的热端进出水口和冷端进出水口;在所述蓄水空间的上方布置有上布水管,所述上布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热端进出水口连通,其另一端封闭,并在所述上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上布水管通孔;在所述蓄水空间内位于所述上布水管的下方设置有上均流板,所述上均流板的四周与所述蓄水主体密封连接,在所述上均流板上设置有多个上均流板通孔;在所述上均流板通孔的下方设置有上布水帽;在所述蓄水空间的下方布置有下布水管,所述下布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端进出水口连通,其另一端封闭,并在所述下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下布水管通孔;在所述蓄水空间内位于所述下布水管的上方设置有下均流板,所述下均流板的四周与所述蓄水主体密封连接,在所述下均流板上设置有多个下均流板通孔;在所述下均流板通孔的上方设置有下布水帽。
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上均流板通孔的下方都设置有一个所述上布水帽,在每个所述下均流板通孔的上方都设置有一个下布水帽。
进一步地,所述上布水管和所述下布水管水平布置在所述蓄水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布水帽包括上挡水板和至少两条与所述上挡水板连接的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上均流板连接,所述上挡水板位于所述上均流板通孔的下方;所述下布水帽包括下挡水板和至少两条与所述下挡水板连接的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下均流板连接,所述下挡水板位于所述下均流板通孔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水板和所述下挡水板均为平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挡水板上对应所述上均流板通孔的位置设置有上挡水板凹面;在所述下挡水板上对应所述下均流板通孔的位置设置有下挡水板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的窄面朝向所述上挡水板的中心;所述下连接件的窄面朝向所述下挡水板的中心。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均流板通孔的下方设置有朝向所述上挡水板延伸的上射流管;在所述下均流板通孔的上方设置有朝向所述下挡水板延伸的下射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射流管与所述上挡水板的中心对齐,所述下射流管与所述下挡水板的中心对齐。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均流板的上方设置有多排导流板,任意相邻的两排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每条所述导流通道中都设置有多个所述上均流板通孔;每排所述导流板上都设置有导流开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蓄水主体内还设置有走水管,所述走水管包括上端走水管和下端走水管,所述上端走水管与所述下端走水管通过隔板隔开;所述上端走水管分别与所述热端进出水口和上布水管连通;所述下端走水管分别与所述冷端进出水口和下布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端走水管上设置有多条所述上布水管;多条所述上布水管环绕在所述上端走水管的四周,并分别朝向所述蓄水主体的主体壁的方向延伸;在所述下端走水管上设置有多条所述下布水管,多条所述下布水管环绕在所述下端走水管的四周,并分别朝向所述蓄水主体的主体壁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下端走水管的下端与所述底盖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走水管上套接有保温管。
进一步地,在所述走水管的外表面上还涂覆有至少一层防锈底漆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保温管的外表面上包覆有至少一层塑料薄膜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蓄水空间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蓄水主体的支撑支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7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