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层层析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051.6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0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东;刘翠红;李练培;郑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保化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4 | 分类号: | G01N30/9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揽月路80号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层 层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分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层层析缸。
背景技术
薄层色谱(TLC),又称薄层层析,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该技术先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形成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对得到的比移值(Rf)用以进行物质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等。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等其他多种物质的层析方法。
薄层色谱分析一般都是薄层层析缸中进行。但是,传统技术的薄层层析缸主要由玻璃缸体和盖体组成,其一次最多只能放入两块层析板。当同时展开多个样品时,需要使用多个层析缸来完成薄层层析,分析效率较低。此外,盖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且其与玻璃缸体密封效果较差,影响实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批处理能力强且结构简单的薄层层析缸。
一种薄层层析缸,包括缸体和缸盖,所述缸盖的结构与所述缸体的结构相适配,所述缸盖能够覆盖在所述缸体上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缸体底部具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展开槽和第二展开槽;所述缸体内部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两侧壁均与所述缸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分隔件至少有两个,包括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与所述第二分隔件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分隔件投影在所述缸体底部形成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展开槽与所述第二展开槽之间,所述第二分隔件投影在所述缸体底部形成的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展开槽及所述第二展开槽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的下端部与所述缸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cm-3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的下端部具有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适配的凹槽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件与所述第二分隔件十字型交叉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分隔件,所述第三分隔件与所述第二分隔件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展开槽与所述第二展开槽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为玻璃缸体,所述缸盖为玻璃缸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为玻璃分隔板或塑料分隔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的顶部和/或缸盖的底部为磨口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盖上还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薄层层析缸包括缸体和缸盖,该缸体底部具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展开槽和第二展开槽;该缸体内部设有至少两个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及所述第二分隔件的两侧壁均与所述缸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分隔件与所述第二分隔件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分隔件投影在所述缸体底部形成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展开槽与所述第二展开槽之间,所述第二分隔件投影在所述缸体底部形成的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展开槽及所述第二展开槽相交。
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缸体内部设有至少两个分隔件,能够将该缸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区域,且每个多个区域内均含有第一展开槽或第二展开槽的一部分,能够用于放置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层析板。每一个独立区域内的展开槽内均可放置两个层析板,进而包含多个该独立区域的薄层层析缸可以放入多个层析板。因此,该薄层层析缸能够同时展开多种样品,有效地提高了分析效率。此外,该缸体与所述缸盖的结构相适配,该缸盖能够覆盖在该缸体上形成密封空间,密封效果较好,有利于展开剂饱和,实验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薄层层析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薄层层析缸;100.缸体,110.凸起结构,120.第一展开槽,130.第二展开槽;200.缸盖,210.把手;300.分隔件,310.第一分隔件,320.第二分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保化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保化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障碍物振动提示系统
- 下一篇:汽车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