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温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065.8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7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周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来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76 | 分类号: | F21V29/76;F21V29/8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到的是一种均温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使用LED照明过程中,与使用传统照明方式一样,需要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然而在这两种方式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地将电能转换成光能,而且只能将少数部分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大部分电能(30%一70%)在LED发光、照明的过程中转化成了热能。尤其是对于大功率的LED器件及照明灯具来说,随着功率的不断增大,LED内部芯片的温度也会逐渐上升,而且LED内部芯片以及其它器件的性能会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甚至失效。最终导致LED器件无法工作。从根本上讲,结温的上升降低了PN结发光复合的几率。表现在光源上就是发光亮度下降,产生了饱和现象。因此发热问题是LED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缺点加以改进,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光散热效果好的新型LED MR13灯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温散热器,包括底部均温板、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和第一鳍片、第二鳍片;底部均温板、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的材质是铜或铝,其内部设有独立并列的若干根等距独立运行的微细毛管,其外表面有镀镍,底部均温板折弯成U型,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折弯成U型;第一鳍片、第二鳍片采用若干个铝薄片扣FIN连接在一起,并有若干个相连贯的通孔,表面有镀镍,第一鳍片底部整体焊接在底部均温板内表面,同时将第一均温板内表面焊接在第一鳍片顶部,第一均温板的U型两侧则焊接在底部均温板的U型内表面两侧;再将第二鳍片底部焊接在第一均温板外表面,第二鳍片顶部焊接在第二均温板内表面,第二均温板U型两侧则焊接在底部均温板的U型内表面两侧。
进一步的,以此类推,可根据热源功率大小,以鳍片外包均温板为单元模块,调整累加数量。
以此类推,可根据热源功率大小,调整累加数量。此结构,是采用鳍片外包均温板为单元模块,用累加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功率的散热需求,此散热器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均温散热器,包括底部均温板2、第一均温板4、第二均温板5和第一鳍片3、第二鳍片3。底部均温板2、第一均温板4、第二均温板5的材质是铜或铝,其内部设有独立并列的若干根等距独立运行的微细毛管,其外表面有镀镍,底部均温板2折弯成U型,第一均温板4、第二均温板5折弯成U型。第一鳍片3、第二鳍片3采用若干个铝薄片扣FIN连接在一起,并有若干个相连贯的通孔,表面有镀镍,第一鳍片3底部整体焊接在底部均温板2内表面,同时将第一均温板4内表面焊接在第一鳍片3顶部,第一均温板4的U型两侧则焊接在底部均温板2的U型内表面两侧。再将第二鳍片3底部焊接在第一均温板4外表面,第二鳍片3顶部焊接在第二均温板5内表面,第二均温板5的U型两侧则焊接在底部均温板2的U型内表面两侧。
该散热器运行原理为:热源1安装紧贴在底部均温板2下表面,其中间介质可用导热硅脂减少热阻,热源1所产生的热能经底部均温板2快速分散至第一鳍片3,第一鳍片3在散热的同时,由于底部均温板2、第一均温板4、第二均温板5之间是焊接,底部均温板2也同时把热能传递至第一均温板4、第二均温板5,起到的辅助散热效果,第一鳍片3、第二鳍片3上有通孔,可让更多的冷气流通过,加快了热交换。这样的结构具有导热效果好,散热能力强,重量轻,易制造,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来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来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声控节能灯
- 下一篇:一种嵌灯及用于嵌灯的散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