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按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5441.2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莱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按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光按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发光按键都是采用电子设备的电源来进行发光,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必须要依赖电子设备的电源或其他电源才能进行发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发光按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发光按键必须依赖外部电源才能发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按键,包括按钮、底座、LED灯、U形磁铁、铁棒以及导线;所述按钮内部设置开口向下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为弹性侧壁;所述按钮开口位置连接所述底座;所述铁棒水平放置在所述腔体内,和所述按钮固定连接;所述LED灯的两个引脚分别和所述铁棒的两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U形磁铁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U形磁铁的开口向上,并位于所述铁棒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包括弹簧;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呈帽状,所述LED灯嵌套在所述按钮的帽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按键还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铁棒和所述LED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外侧设置有包裹弹簧的密封橡胶袋。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的外侧设置有凸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按键本身运动来产生电流使按键发光,不用借助其他的电源,非常节能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光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按钮,2、底座,3、LED灯,4、U形磁铁,5、铁棒,6、导线,7、弹簧。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光按键,包括按钮1、底座2、LED灯3、U形磁铁4、铁棒5以及导线6;所述按钮1内部设置开口向下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为弹性侧壁;所述按钮1开口位置连接所述底座2;所述铁棒5水平放置在所述腔体内,和所述按钮1固定连接;所述LED灯3的两个引脚分别和所述铁棒5的两端通过所述导线6连接;所述U形磁铁4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U形磁铁4的开口向上,并位于所述铁棒5下方。
本实施例中,按钮1是用于用户手接触的部位,底座2是用于和外部的电子设备的开关连接的部位,直接控制开关的断开与闭合。LED灯3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其体积小,所用的电量小,很容易发光。U形磁铁4又叫蹄形磁铁,其开口的两端分别是正极和负极。铁棒5是用于在U形磁铁4内切割磁场线产生电流的一个元器件。导线6是连接电子元器件是连接线,起到电流传输的作用。用户按下按钮1,弹性侧壁受到外力作用进行压缩,则带动铁棒5向下运动,从而切割U形磁铁4的磁场,产生电流,其电流通过导线6传输到LED灯3,则LED灯3发出亮光。同时,当弹性侧壁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停止压缩,推动底座2向下运动从而触控到外部电子设备的开关,起到控制的作用,实现按下按键的同时LED灯3亮。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弹簧7;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座2之间通过弹簧7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按钮1和底座2之间增加弹簧7,则当按钮1被按下去以后,弹簧7也被压缩起来储存弹性势能,当用户手离开按钮1后,弹簧7的弹性势能释放将按钮1弹回到原来的位置,方便用户下一次按下开关。同时弹簧7的可压缩性,可以使铁棒5向下运动的更多,切割更多的磁感线,产生更大的电流,可以确保产生足够大的电流使LED灯3亮。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钮1呈帽状,所述LED灯3嵌套在所述按钮1的帽体内。
本实施例中,按钮1呈帽状,外表是弧形的凸起,方便用户可以按到按键;其帽状的内部是空心的,可以用于放LED灯3,使整个按键的体积更小。同时LED灯3也是比较精密的电子元器件,将其放在帽体内,避免与铁棒5接触碰坏,对LED灯3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按键还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6连接在所述铁棒5和所述LED灯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莱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莱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5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