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床的计数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7206.9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7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黎国甫;郑四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亚科微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7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床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床的计数上料装置,尤其涉及PCB钻头/铣刀的加工用磨床的计数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PCB钻头/铣刀的加工一般用无心磨床,在目前的生产环境中,无心磨床是一人一机,送料部分均采用人工动力完成,并且是要统一先分头尾部,再一只手当料斗放料,另一只手人工推进,生产效率低,易出废品,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另外,一般PCB钻头/铣刀的包装数量较多,都在百支/包以上,目前的生产方式对于棒料计数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磨床的计数上料装置,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磨床的计数上料装置,包括料斗、承料槽和推料机构,所述料斗具有矩形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宽度小于待加工棒料的直径的两倍,所述承料槽连接于所述料斗底端且位于所述下料口正下方,所述承料槽顶端槽口的宽度不小于所述下料口的宽度;所述承料槽的水平两端均贯通设置,所述推料机构布置于所述承料槽的远离磨床的一侧,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驱动结构及可伸入至所述承料槽内的推杆,所述驱动结构具有一伸缩驱动轴和用于计算所述伸缩驱动轴伸出次数的计数单元,所述伸缩驱动轴的轴向与所述承料槽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推杆正对所述承料槽的端口设置且与所述伸缩驱动轴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有控制其伸缩驱动轴动作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工作控制电路上连接有电子计数器;该磨床的计数上料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及所述电子计数器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磨床的计数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承料槽中是否有棒料推出的上料检测单元,所述上料检测单元布置于所述承料槽的靠近磨床的一侧。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上料检测单元包括光源和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出射光的光电元件,沿所述承料槽宽度方向,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电元件分列于所述承料槽两侧,且所述出射光的传播通道与所述伸缩驱动轴的轴线延长线相交。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承料槽为V型槽。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承料槽两侧槽壁之间的交角为60°。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料斗包括相互导通的储料部和下料部,所述下料部连接于所述储料部底端,所述下料部包括竖直设置的两块下料板,两所述下料板的板面平行正对设置且间距小于所述棒料的直径,所述储料部具有至少一个卸料斜面,每一所述卸料斜面平行于所述承料槽的长度方向且其底端与其中一所述下料板对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储料部具有两块端板,两所述端板的板面均垂直于所述承料槽的长度方向,两所述端板正对设置且间距不小于所述棒料的长度,至少其中一块所述端板为透明玻璃板。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储料部具有两块端板,两所述端板的板面均垂直于所述承料槽的长度方向,两所述端板正对设置且间距不小于所述棒料的长度,至少其中一块所述端板与相邻的所述储料部的其他板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料斗下料口与承料槽的结构设计,可保证承料槽内始终只有一根棒料,且防止棒料从料斗与承料槽之间滑出而影响生产;通过计数单元计算伸缩驱动轴的伸出次数,可获知推送的棒料的数量,从而对磨床的上料进行计数处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数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数上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亚科微钻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亚科微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7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