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生樱桃李土壤微生物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7388.X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1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尚天翠;刘影;赵玉;崔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犁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B32B3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赵晓芳 |
地址: |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樱桃 土壤 微生物 养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野生樱桃李土壤微生物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断降低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说明,仅靠大量增施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是有限的,更何况还有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平衡施肥、合理施肥以克服其弊端的途径。微生物肥料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有独到的作用。所以,根据我国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采用微生物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证增产,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质,减少污染。
目前对于微生物肥料的施肥方式采用挖坑施肥的方式,该种施肥方式需要频繁开挖肥坑,难免会伤及到树木的根系,并且,频繁挖坑耗费大量的劳力,不利于生产力的提升。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免维护的野生樱桃李土壤微生物养护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樱桃李土壤微生物养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对微生物肥料的施肥方式较为落后,并且会伤及树木根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生樱桃李土壤微生物养护装置,包括
筒体、储液腔、侧壁通孔、塑料软管、渗透孔、筒底、底孔、集雨盘、滤网、卡槽和过水孔;
所述筒体的内侧为储液腔,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侧壁通孔,所述侧壁通孔共开设有四组,每组设有四处,均布于筒体的侧壁上,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锥状的筒底,所述筒底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底孔,所述侧壁通孔和底孔上均安装有塑料软管,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与筒体为一体式的集雨盘,所述集雨盘的内侧设有卡槽,所述滤网安装于卡槽上,滤网上设有过水孔。
优选的,所述塑料软管位于筒体内部的一端为开放式设计,位于筒体外部的一端为封闭式设计,且塑料软管的管壁上均布有渗透孔。
优选的,所述集雨盘为向外张开的漏斗状结构,其顶部设有竖直的挡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埋施肥筒的方式进行施肥,一次挖坑后只需向筒体内添加微生物养护肥料即可,避免了频繁挖坑对树木根系的损伤,并且节约了劳动力。
2.本实用新型在筒体的顶部设有集雨盘,除了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外,还在集雨盘上设有滤网,可避免树叶、土块等杂质进入筒体内部而造成塑料软管的堵塞。
3.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肥料通过均布在筒体上的塑料软管缓慢释放到土壤中,通过延长的塑料软管使得施肥的面积更大,施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中:1、筒体,2、储液腔,3、侧壁通孔,4、塑料软管,5、渗透孔,6、筒底,7、底孔,8、集雨盘,9、滤网,10、卡槽,11、过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野生樱桃李土壤微生物养护装置,包括
筒体1、储液腔2、侧壁通孔3、塑料软管4、渗透孔5、筒底6、底孔7、集雨盘8、滤网9、卡槽10和过水孔11;
筒体1的内侧为储液腔2,筒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侧壁通孔3,侧壁通孔3共开设有四组,每组设有四处,均布于筒体1的侧壁上,筒体1的底部设有锥状的筒底6,筒底6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底孔7,侧壁通孔3和底孔7上均安装有塑料软管4,筒体1的顶部设有与筒体1为一体式的集雨盘8,集雨盘8的内侧设有卡槽10,滤网9安装于卡槽10上,滤网9上设有过水孔1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塑料软管4位于筒体1内部的一端为开放式设计,位于筒体1外部的一端为封闭式设计,避免微生物肥料释放过快,塑料软管4的管壁上均布有渗透孔5,微生物肥料通过渗透孔5缓慢释放到土壤中。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集雨盘8为向外张开的漏斗状结构,其顶部设有竖直的挡沿,挡沿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外界树叶及土块的进入。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犁师范学院,未经伊犁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73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
- 下一篇:一种大豆种植深层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