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充电线的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8781.0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充电线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
移动电源的核心技术在于给手机充电时的放电电流和电压的曲线是否平滑,它切身关系到是否会损坏充电设备的重要技术指标,这个放电曲线测试一定要看第三方的权威检测报告。对移动电源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应急功能,在众多的数码产电源不能蓄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某些装置供电,让数码产品达到正常工作的效果。如市场出现的太阳能移动电源、手摇发电机的移动电源、智能机备用电源。移动电源的工艺性是指产品的外观设计参入了消费者的大众或者小众的审美观。作为随身携带且具有一定功用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很注重其外观的美观性,所以主流厂商不仅在加大电池电源管理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在加大符合消费者审美观的产品外观的研发。
在智能手机大量普及的现状下,因手机电芯容量过小,导致外出活动中存在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而市场中的移动电源大多不带有充电线,少量带有充电线的移动电源也存在线身需要旋转一定角度才能插入手机,从使用体验角度出发,这是不合理的用户使用体验。
在使用手机的同时用移动电源给其充电的应用场景下,现有市场中的移动电源大多需要外接一条充电线来完成充电,在这过程中手机受充电线长度大小不能远离移动电源。或者同时拿着手机和移动电源的场景下,多余的充电线得不到合理的收纳,成为用户使用的痛点。
少量带线的移动电源考虑的只是如何把线加在移动电源上,忽略了用户同时拿着手机和移动电源的场景下充电线有没有收纳到合理长度的问题、充电线从收纳槽取出后需要旋转较大的角度才能插入手机,带来的问题是线身会较大的反弹力、充电线内部结构容易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与手机叠加在一起的一面,做为充电线的收纳面,不用时,充电线可以完整收纳于该面。使用时,只用取出线,不用旋转线身,即可插入手机,手机和移动电源叠加在一起时,线身长度恰到好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充电线的移动电源,包括底壳、电芯及面壳,所述底壳、电芯及面壳相互叠加设置,底壳侧边任意位置设置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指示灯及按键,所述底壳外侧设有一个线形结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磁铁,收纳槽外侧端部与输出线身一端相连,所述输出线身另一端固定设有输出公头,所述电芯分别与所述输出线身、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指示灯及按键导通。
优选的,收纳槽内侧一端的底壳上设有收取凹槽,所述收取凹槽为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面壳内侧设置有两个与面壳一体成型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为空心的圆柱体结构,定位插销顶端与所述底壳内侧配合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卡销,所述卡销为四棱柱结构,卡销固定设置在所述面壳内侧,卡销与所述面壳一体成型,卡销与所述电芯对应侧面与所述电芯侧面紧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移动电源与手机叠加在一起的一面,做为充电线的收纳面,不用时,充电线可以完整收纳于该面。使用时,只用取出线,不用旋转线身,即可插入手机,手机和移动电源叠加在一起时,线身长度恰到好处。
(2)在收纳槽内侧一端的底壳上设有收取凹槽,方便使用者收取输出公头,便于日常使用。
(3)在面壳内侧设置有两个与面壳一体成型定位插销,可降低设备的装配难度,降低底壳与面壳反向安装的几率,有效提高设备在装配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同时起到加强面壳抗变形的强度的作用。
(4)在实用新型中还包括卡销,卡销的使用能够进一步对底壳与面壳进行定位,并对内部所设置的组件其很好的加固作用,同时能够很好的限定电芯的安装位置,同样能够提到提高装配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8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