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1238.6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杏晖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C9/02 | 分类号: | B65C9/02;B65H3/04;B65H5/2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生产种类越来越多,不干胶标贴纸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外包装、产品说明书、产品保护膜上,以往的生产加工方法都是人工操作,手工将标贴纸从标贴纸底板上揭下来,然后再粘贴到产品上去,人工手工粘贴存在的缺点是粘贴位置很难保证一致,不良率高,产品品质难于保证,况且人工手工操作效率低下,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加工成本越来越高,不利于企业运营。同时现有的一些贴标装置无法识别不良品,使没有贴标的产品跟贴标的产品混在一起出货,不良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贴标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贴标装置,适用于塑料薄膜,包括第一传送带、贴标单元、衔接板、出料单元及除静电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塑料薄膜传送至所述贴标单元进行贴标,并将完成贴标的所述塑料薄膜传送至所述出料单元;所述衔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出料单元之间,用于使所述塑料薄膜顺利进入所述出料单元;所述出料单元包括两个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及至少三条传动钢索;所述主动辊通过至少三条所述传动钢索带动所述从动辊;两个所述传动组件上下并排设置并留有间隙使所述塑料薄膜通过;上下两个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传动钢索错位设置;两个所述传动组件转动时将所述塑料薄膜从两个所述主动辊的中间带入所述出料单元,经过所述传动钢索从两个所述从动辊的中间出料,且上下相互错位设置的所述传动钢索使所述塑料薄膜产生凹凸的波浪型折痕;所述除静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料单元的出料口,对所述出料单元送出的所述塑料薄膜进行除静电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辊的表面沿轴向均匀设置有环形凹槽,用于防止所述传动钢索移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负压系统;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均匀设置若干吸附孔,用于产生负压,吸附定位所述塑料薄膜。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漏贴检测装置、不良品收集箱;所述衔接板连接所述出料单元的一端可向下翻转;所述漏贴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衔接板的上方,当检测到有漏贴的所述塑料薄膜时控制所述衔接板向下翻转,使漏贴的所述塑料薄膜落入所述不良品箱,并控制所述衔接板复位。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分料单元,用于将一堆叠加好的所述塑料薄膜挨个分离并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进行贴标。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单元包括第二传送带、弧形挡料板;堆叠好的所述塑料薄膜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前端;所述弧形挡料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用于控制每次只能一张所述塑料薄膜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将通过所述弧形挡料板的所述塑料薄膜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挡料辊,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方,且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同,用于当多张所述塑料薄膜通过所述弧形挡料板时,所述挡料辊把多余所述塑料薄膜往相反方向摩擦,使多张所述塑料薄膜分离。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当有多张错位叠加的所述塑料薄膜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时,利用所述第一传送送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之间的差速将多张所述塑料薄膜分离。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计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料单元的出料口,用于统计完成贴标的所述塑料薄膜的数量。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辊采用胶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板的设置高度低于设置于下方的所述主动辊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贴标装置,实现智能贴标,将工人从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由于所述塑料薄膜重量很轻,又没什么硬度很软,如果直接从所述传送带上出料,就存在着所述塑料薄膜变形对折堆料杂乱或所述塑料薄膜绞入所述传送带的滚轮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出料单元,采用两个所述传动组件,上下相互错位设置的所述传动钢索使所述塑料薄膜产生凹凸的波浪型折痕,使所述塑料薄膜在出料时增加一定的硬度,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的问题发生。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所述分料单元实现自动分料,分离传输,采用负压吸附定位,防止所述塑料薄膜跑位。
4、设置了漏贴检测装置,防止不良品混入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杏晖光学(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杏晖光学(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1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硬盘盒(2539)
- 下一篇:移动硬盘(AD29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