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闷炒锅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1784.X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2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锑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烛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3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3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器 贯通孔 开盖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锅盖本体 旋转叶片 锅盖 把持部 炒锅盖 厨房用具领域 抓取 底部连接 电动马达 局部烧焦 旋转控制 移动食物 自主控制 翻搅 逸散 粘锅 轴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闷炒锅盖,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内安装有联动器,所述联动器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内可沿所述联动器的轴向自由旋转;所述联动器顶部设置有用于旋转和/或锅盖抓取的把持部;所述联动器底部连接有用于移动食物的旋转叶片。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户通过锅盖外侧的把持部对旋转叶片进行旋转控制,无需开盖,就可以避免食物局部烧焦和粘锅,避免锅内水分因开盖逸散以及因开盖降温等问题。本技术方案无需电动马达,由用户自主控制旋转翻搅速度,成本低廉,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闷炒锅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锅盖用于炒菜中将锅盖住,减少散热,增大锅内气压,达到增大锅内温度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局部烧焦和粘锅,需要开盖进行翻搅,造成了锅内水分逸散以及降低锅内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闷炒锅盖,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食物翻搅需要开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闷炒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内安装有联动器,所述联动器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内可沿所述联动器的轴向自由旋转;所述联动器顶部设置有用于旋转和/或锅盖抓取的把持部;所述联动器底部连接有用于移动食物的旋转叶片。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通过锅盖外侧的把持部对旋转叶片进行旋转控制,无需开盖,就可以避免食物局部烧焦和粘锅,避免锅内水分因开盖逸散以及因开盖降温等问题。本技术方案无需电动马达,由用户自主控制旋转翻搅速度,成本低廉,操作便捷。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联动器包括轴承、联动轴,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联动轴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联动轴上端连接所述把持部,所述联动轴下端连接所述旋转叶片。该技术方案提供了旋转炒菜方案,采用人工操作,无需电动马达驱动,速度由用户掌握,成本低廉。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与锅底部留有3mm-30mm的间隙,便于根据不同食物翻炒。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叶片为螺旋桨型,便于将食物翻起。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联动器与所述旋转叶片可拆卸连接。兼容无需闷炒的食物,即在不需要旋转叶片时将其拆卸,不影响锅内空间,并免于清洗。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联动器与所述旋转叶片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旋转叶片高度的可伸缩杆,便于根据不同的食物翻炒需求,设定不同的翻炒高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锅盖本体包括用于观看锅内翻炒情况的透明部,便于用于观看翻炒情况。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把持部为圆柱体,便于旋转且美观。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把持部为拱形,便于旋转和拿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户通过锅盖外侧的把持部对旋转叶片进行旋转控制,无需开盖,就可以避免食物局部烧焦和粘锅,避免锅内水分因开盖逸散以及因开盖降温等问题。本技术方案无需电动马达,由用户自主控制旋转翻搅速度,成本低廉,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闷炒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闷炒锅盖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烛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烛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1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金属外壳的IH电饭煲陶瓷内胆
- 下一篇:烹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