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的电器复位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1834.4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宛东;谭克诚;王洪广;王海文;冯丽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13/56 | 分类号: | H01H13/5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 代理人: | 彭艳妮 |
地址: | 5456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器 复位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一种智能的电器复位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电器传统开关没有复位功能,操作不方便,成本过高,安全性问题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的电器复位开关。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的电器复位开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自锁伸缩杆、自锁固定杆、金属层、弹簧卡座、回位弹簧、张紧弹簧、球形触点、半球形触点、金属铜片、接线卡和塑料板,所述的塑料板设置于下壳体底部;所述的金属铜片包括金属铜片Ⅰ和金属铜片Ⅱ,该金属铜片Ⅰ和金属铜片Ⅱ分别设置于塑料板两侧;所述的半球形触点包括半球形触点Ⅰ和半球形触点Ⅱ,半球形触点Ⅰ设置于金属铜片Ⅰ上,半球形触点Ⅱ设置于金属铜片Ⅱ上;所述张紧弹簧包括张紧弹簧Ⅰ和张紧弹簧Ⅱ,所述的球形触点包括球形触点Ⅰ和球形触点Ⅱ,所述的张紧弹簧Ⅰ一端设置于半球形触点Ⅰ上并与半球形触点Ⅰ连接,该张紧弹簧Ⅰ另一端与球形触点Ⅰ连接,所述的张紧弹簧Ⅱ一端设置于半球形触点Ⅱ上并与半球形触点Ⅱ连接,该张紧弹簧Ⅱ另一端与球形触点Ⅱ连接;所述的接线卡包括接线卡Ⅰ和接线卡Ⅱ,所述的接线卡Ⅰ和接线卡Ⅱ分别设置于下壳体上并分别与金属铜片Ⅰ和金属铜片Ⅱ连接;所述的金属层设置于上壳体中;所述的自锁伸缩杆一端固定设置于上壳体上,所述的自锁固定杆一端固定设置于下壳体上,所述的自锁伸缩杆、自锁固定杆另一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啮合的卡齿;所述自锁固定杆上设有环形滑轨,所述自锁伸缩杆弹性塑料杆,该自锁伸缩杆上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设置于滑轨中并能沿着滑轨滑动;所述回位弹簧包括回位弹簧Ⅰ和回位弹簧Ⅱ,该回位弹簧两端分别通过弹簧卡座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上,所述的上壳体置于下壳体中,当按下上壳体时,自锁伸缩杆随着上壳体下移并与自锁固定杆通过卡齿啮合进行锁止,此时金属层两侧分别与球形触点Ⅰ和球形触点Ⅱ接触连接,此时可构成电路回路,电流依次从接线卡Ⅰ、金属铜片Ⅰ、半球形触点Ⅰ、张紧弹簧Ⅰ、球形触点Ⅰ流到金属层,再从金属层依次流到球形触点Ⅱ、张紧弹簧Ⅱ、半球形触点Ⅱ、金属铜片Ⅱ、接线卡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接触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金属层正中间开设有用于自锁伸缩杆安装的O形孔,所述自锁伸缩杆一端穿过金属层上的O形孔并压模成形于上壳体上并与上壳体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自锁伸缩杆上的卡齿为齿尖方向朝上的卡齿,所述自锁固定杆上的卡齿为齿尖方向朝下的卡齿。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智能的电器复位开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自锁伸缩杆、自锁固定杆、金属层、弹簧卡座、回位弹簧、张紧弹簧、球形触点、半球形触点、金属铜片、接线卡和塑料板,通过自锁伸缩杆与自锁固定杆的连接和断开,使得电路闭合和断开,解决现有电器开关没有复位功能、操作不方便、成本过高、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性能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在电器上用途广泛。在电器元件领域中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智能的电器复位开关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智能的电器复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断路状态)。
图2: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智能的电器复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通路状态)。
在上述附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1-上壳体、2-下壳体、3-自锁伸缩杆、4-自锁固定杆、5-金属层、6-弹簧卡座、7-回位弹簧Ⅰ、8-张紧弹簧Ⅰ、9-球形触点Ⅰ、10-半球形触点Ⅰ、11-金属铜片Ⅰ、12-接线卡Ⅰ,13-塑料,14-密封圈,15-回位弹簧Ⅱ、16-张紧弹簧Ⅱ、17-球形触点Ⅱ、18-半球形触点Ⅱ、19-金属铜片Ⅱ、20-接线卡Ⅱ,21-环形滑轨,22-轨道伸缩杆入口,23-锁止处,24-轨道入口,25-轨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18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直径盾构反力架轴力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