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颜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双银镀膜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2335.7 | 申请日: | 201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7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山山;陈贵云;邱宏;罗雨潇;刘宇;沈晓晨;郁佳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光电装备(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颜色 角度 变化 较小 镀膜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辐射镀膜玻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颜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双银镀膜玻璃。
背景技术
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城市高端建筑不断涌现,同时对节能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大量使用普通白玻变更为成单银LOW-E玻璃,又从单银LOW-E玻璃发展为双银LOW-E玻璃,促进了低辐射镀膜玻璃领域快速发展。在低辐射镀膜玻璃中,增加银层数量可获得更低的传热系数、辐射率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如可见光透过率降低、限制颜色选择、颜色外观随观察角度不同变化较大等较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玻璃颜色随观察角度变化较为明显的问题在双银LOW-E玻璃中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将有此问题的双银LOW-E玻璃应用到建筑上时,从某一固定区域观察此建筑外观,整栋建筑将给观察者反馈不同楼层之间具有红绿不同的颜色差异,违背了同一栋建筑物应当具有颜色一致的外观意愿,从而酿成了较大的工业应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颜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双银镀膜玻璃,该镀膜玻璃,以解决双银LOW-E玻璃中大角度色差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颜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双银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以及玻璃基底上的膜层;所述膜层从玻璃基底起依次由第一氮化硅非晶介质层、第一氧化锌介质层、第一银层、第一镍铬保护层、第一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第二氧化锌介质层、第二银层、第二镍铬保护层、第二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以及第二氮化硅非晶介质层组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氮化硅非晶介质层的厚度为30-40nm;所述第一氧化锌介质层的厚度为15-20nm;所述第一银层的厚度为4nm;所述第一镍铬保护层的厚度为2-5nm;所述第一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的厚度为50-55nm;所述第二氧化锌介质层的厚度为20-25nm;所述第二银层的厚度为10nm;所述第二镍铬保护层的厚度为2-5nm;所述第二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的厚度为8-10nm;所述第二氮化硅非晶介质层为50-60n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以第一氮化硅非晶介质层20和第一氧化锌介质层21组成第一复合介质层,以第一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24和第二氧化锌介质层25组成第二复合介质层,以第二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28和第二氮化硅非晶介质层29组成第三复合介质层;由于采用了第一复合介质层和第二复合介质层使得整个膜系与基体、各层纳米膜之间结合力良好,由于采用了第三复合介质层让膜系具备良好耐磨性与抗氧化性能;再结合上各介质层和功能层之间的配合,使玻璃整体颜色随着观察角度变化较小,如图2所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颜色随观测角度变化的曲线图。
以上附图中:1、玻璃基底;20、第一氮化硅非晶介质层;21、第一氧化锌介质层;22、第一银层;23、第一镍铬保护层;24、第一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25、第二氧化锌介质层;26、第二银层;27、第二镍铬保护层;28、第二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29、第二氮化硅非晶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
一种颜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双银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以及玻璃基底上的膜层。
参见图1所示,所述膜层从玻璃基底起依次由第一氮化硅非晶介质层20、第一氧化锌介质层21、第一银层22、第一镍铬保护层23、第一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24、第二氧化锌介质层25、第二银层26、第二镍铬保护层27、第二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28以及第二氮化硅非晶介质层29组成。
所述第一氮化硅非晶介质层20的厚度为30-40nm;所述第一氧化锌介质层21的厚度为15-20nm;所述第一银层22的厚度为4nm;所述第一镍铬保护层23的厚度为2-5nm;所述第一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24的厚度为50-55nm;所述第二氧化锌介质层25的厚度为20-25nm;所述第二银层26的厚度为10nm;所述第二镍铬保护层27的厚度为2-5nm;所述第二氧化锌锡非晶介质层28的厚度为8-10nm;所述第二氮化硅非晶介质层29为50-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光电装备(太仓)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光电装备(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2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 下一篇:一种石灰竖式预热器布料管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