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672395.9 申请日: 2017-06-12
公开(公告)号: CN206947539U 公开(公告)日: 2018-01-30
发明(设计)人: 阮云国;李振生;邓智勇;詹英;王垒;袁朝晖;孙立杰;张博;王进;李毅伟;李盾;苏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Q5/55 分类号: H01Q5/55;H01Q15/24
代理公司: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13124 代理人: 王文庆
地址: 050081 河北省石家***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ku 宽带 双频 共用 馈源 网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馈源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

背景技术

在卫星通信技术领域中,多频段共用是扩大通信容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所谓多频共用就是指同一时间内使用多个频段进行通信。目前,双频共用的卫星地球站天线应用最为广泛,而双频共用地球站天线的关键技术则是双频共用馈源网络设计技术。

《通信技术与发展》杂志1996年第2期刊登了齐述堂发表的一篇名为“C/Ku双频馈源频谱复用网络”的文章,其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对C/Ku双频进行双频复用的馈源网络,该网络以C/Ku分波器为核心,分波后再对C波段和Ku波段分别处理。

但是,该文献中的C波段处理装置还存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尚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该馈源网络能够提高C、Ku频段的使用带宽,且C波段具有多样化输出的特点。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其包括馈源喇叭和分波器,分波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四个C频段输出端以及一个Ku频段输出端,分波器的输入端与馈源喇叭连接,分波器的每一个C频段输出端均依次连接有一弯波导和一扭波导,所有扭波导均与一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的C频段正交膜耦合器相连,C频段正交膜耦合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与第一移相器连接,第一移相器的末端通过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与第一正交极化分离器连接;分波器的Ku频段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移相器,第二移相器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正交极化分离器。

可选的,第一移相器包含管路以及位于管路两端的法兰盘,第一移相器通过法兰盘与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连接。

可选的,管路的横截面为方形,管路的一组相对内壁上具有移相所用的波纹槽,另一组相对内壁上为波导平面。

可选的,该馈源网络还包含用于驱动管路旋转的第一电机,管路的外壁上具有轮齿,管路附近设有与轮齿啮合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可选的,第二移相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四圆波导旋转关节,第二移相器分别通过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四圆波导旋转关节与分波器的Ku频段输出端以及第二正交极化分离器连接,第二移相器附近设有用于驱动第二移相器转动的第二电机。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弯波导和扭波导对分波器输出的四路C频段波进行极化合成并输入到正交膜耦合器中,然后对耦合后的C频段波进行极化移相,可见,本实用新型不同于对比文件“C/Ku双频馈源频谱复用网络”中对四路C频段波分别进行极化移相的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可使后续对C频段波的移相操作更加灵活。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移相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因此第一移相器可以相对于第一正交极化分离器发生转动,这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适当设计第一移相器内壁的方式得到可变的极化输出。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特点,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是一个巨大进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移相器的管路的一种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2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