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清网络宽动态微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4573.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7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威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动态 微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机,具体是一种高清网络宽动态微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摄像机的广泛应用,并逐步得到用户的认可,摄像机网络化已经成为监控行业的大势所趋,摄像机的功能性技术开发逐步成为各大厂商竞相追逐的关键。超宽动态,能适度地解决光线对摄像机的困扰和局限问题,支持摄像机在高于正常视觉响应的光照情况下正常工作,逐步实现更多环境条件下的高质量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清网络宽动态微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清网络宽动态微型机,包括固定镜头、机芯、TF卡槽和控制板的主体组件,支架通过内部螺丝固定在主体组件,镜头通过机密螺丝和螺纹固定连接在前壳上,机芯通过4个铜柱固定在前壳上,TF卡槽、控制板和胶圈通过打胶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螺丝固定后放入前壳内,导热硅胶放入前壳内,并且贴合在控制板的芯片上,背板与电源线线扣扣合在一起,放入前壳内,通过螺丝固定,完成主体的组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主体组件和附件支架组装在一起,通过螺丝固定,形成一个整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宽动态采用的是软硬结合的方案,使用SONY最新的DOL WDR技术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即数字叠加型宽动态技术,同样是采用多重曝光技术,其次采用海思HI3516D图像处理器配合。多重曝光宽动态(也叫多帧成像宽动态)就是使用图像传感器对图像进行多次曝光(3次或4次),然后传送到图像处理器进行宽动态计算并输出明亮均衡的图像。使得IPC输出的图像更清析,动态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主体组件和附件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主体组件的外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5为后视图;
图6为背面图。
图中:1-镜头、2-机密螺丝、3-前壳、4-机芯、5-铜柱、6-铜柱、7-TF卡槽、8-胶圈、9-控制板、10-螺丝、11-导热硅胶、12-背板、13-电源线线扣、14-螺丝、15-螺丝、16-附件支架、17-主体组件、18-整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清网络宽动态微型机,包括固定镜头1、机芯4、TF卡槽7和控制板9的主体组件17,其特征在于,支架16通过内部螺丝15固定在主体组件17,镜头1通过机密螺丝2和螺纹固定连接在前壳3上,机芯4通过4个铜柱5固定在前壳3上,TF卡槽7、控制板9和胶圈8通过打胶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螺丝10固定后放入前壳3内,导热硅胶11放入前壳3内,并且贴合在控制板9的芯片上,背板12与电源线线扣13扣合在一起,放入前壳3内,通过螺丝14固定,完成主体组件17的组装。
主体组件17和附件支架16组装在一起,通过螺丝15固定,形成一个整机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产品采用DOL CMOS+DPS的多重曝光合成宽动态技术;
DSP芯片是一种特殊的微处理器,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设计出专门的数字信号微处理器芯片。计算程序全部“硬化”,数字滤波器所需要的其他设备也全部集成、硬化,比如加法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甚至其他类型的外部设备等。许多在模拟信号处理器中无法进行的工作,都可以在数字处理中进行,如二维数字滤波、数字动态图像检测、数字背景光补偿、肤色轮廓校正、细节补偿频率调节、准确的彩色矩阵、精确的校正、自动聚焦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威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威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4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