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4744.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6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龙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拓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紫外 可见 分光 光度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包括外壳、拉杆和内腔,外壳上设有遮光板和指纹识别模块,内腔内设有电机、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ZigBee无线连接模块和干燥剂室,干燥剂室设有电磁开关,遮光板与电机电连接,总开关、指纹识别模块、电机、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ZigBee无线连接模块、电磁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监控并调节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仪器管理人员更好地监管仪器,可远距离监控,可提前设置时间预热仪器节约实验时间,能自动遮光的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理论基础与电磁辐射、吸收等许多基础知识有关,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又因为许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有特征吸收峰,所以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这些物质分别进行测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电子仪器,它的分光光度分析是根据物质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并且可以用标准光谱图结合其它手段进行的定性分析。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废水,饮用水,加工过程用水,地表水,冷却水和锅炉补给水等。
市面上出售的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容易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任意人员皆可操作导致仪器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监管仪器,不能够远距离监控,预热时间太长浪费大量实验时间,遮光性能不良,不能自动化运行等,因此,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还需要发展和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监控并调节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仪器管理人员更好地监管仪器,可远距离监控,可提前设置时间预热仪器节约实验时间,能自动遮光的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包括外壳、拉杆和内腔,所述拉杆位于外壳侧壁,所述外壳上设有总开关、控制面板和样品池盖,所述内腔设有样品槽,所述样品池盖位于样品槽上方,所述外壳上设有遮光板和指纹识别模块,所述内腔内设有电机、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ZigBee无线连接模块和干燥剂室,干燥剂室设有电磁开关,所述遮光板与电机电连接,总开关、指纹识别模块、电机、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ZigBee无线连接模块、电磁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板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在光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作用下,电机自动启动,实时对干扰光线进行有效遮挡。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池盖上设有密封垫片。能够更好地遮光和保持内腔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板外表面设有反光层。反光层由反光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将干扰光线反射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面四角设有防滑垫片,使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稳固性能优。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剂室设于内腔上部,电磁开关设于干燥剂室下表面,干燥剂室内设有干燥剂。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内腔湿度超过预设数值时,将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作用于电磁开关打开,干燥剂从干燥剂室掉入内腔中,对内腔及时干燥并对干燥剂起到高效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拓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拓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4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