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5738.7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莉;岳林;方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30006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垫 无菌 盒体 容纳槽 盒盖 本实用新型 交叉传染 容纳盒 体内 槽型结构 盒盖铰接 患者负担 交叉感染 铰接盒盖 皮肤接触 锁紧装置 安装扣 导向轴 放置槽 容纳腔 上端部 伸出槽 端盒 巾卷 脉枕 病菌 手腕 诊疗 抛弃 医生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包括号脉枕容纳盒、盒盖以及号脉枕;号脉枕容纳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号脉枕的号脉枕容纳腔,盒体的一端铰接盒盖,盒盖采用槽型结构,位于盒盖的上端部设有无菌隔垫巾容纳槽,无菌隔垫巾容纳槽内放置无菌隔垫巾卷,无菌隔垫巾容纳槽的上设有无菌隔垫巾伸出槽,无菌隔垫巾容纳槽的外侧安装扣盖;在盒体和盒盖铰接端盒体内安装有导向轴;盒体上设有手腕放置槽,盒盖的端部和盒体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使用后易抛弃,不增加诊疗时间,不增加患者负担、不妨碍医生检查,真正做到患者号脉时“一人、一巾、一换、一抛”,杜绝由于皮肤接触造成患者间病菌交叉感染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
背景技术
近期,国内多所医院出现由于技术人员违反医疗操作规程造成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青岛血液透析室、淮南丙肝事件、浙江省中医院艾滋病毒感染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鉴于此,我院针对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的措施落实进行排查,执行也更为严格。我科根据本科室的检诊情况进行自查,认为中医科的号脉枕存在传染疾病的隐患,在不影响正常诊疗流程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器具改造。
随着中医科患者的人数日益增多,医生的日接诊量已过百人,作为中医诊察号脉的基础工具,号脉枕的使用频次非常高,现在采取的消毒方式为每周统一回收后用消毒液浸泡、清洗。虽然中医号脉不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但是号脉枕会接触到不同患者的皮肤,由于硬件限制,现在还不能做到“一患一枕”,存在患者间病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原有号脉枕的使用用途,操作简单,患者使用后易抛弃,不增加诊疗时间,不增加患者负担、不妨碍医生检查,真正做到患者号脉时“一人、一巾、一换、一抛”,杜绝由于皮肤接触造成患者间病菌交叉感染的情况的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交叉传染的号脉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号脉枕容纳盒、盒盖以及放置在号脉枕容纳盒内的号脉枕;号脉枕容纳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号脉枕的号脉枕容纳腔,所述盒体的一端铰接盒盖,所述盒盖采用槽型结构,位于盒盖的上端部设有无菌隔垫巾容纳槽,所述无菌隔垫巾容纳槽内放置无菌隔垫巾卷,无菌隔垫巾容纳槽的上设有宽度大于无菌隔垫巾宽度的无菌隔垫巾伸出槽,所述无菌隔垫巾容纳槽的外侧安装扣盖;在盒体和盒盖铰接端盒体内安装有平行于无菌隔垫巾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位于盒体的中部靠上位置;所述盒体上设有手腕放置槽,所述盒盖的端部和盒体之间设有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锁紧装置采用弹性锁紧装置,弹性锁紧装置包括锁销,所述锁销插装在盒盖侧端板的锁销安装孔内,并且在锁销安装孔外端螺装有压盖;对应锁销位置盒体侧端板的外侧设有锁销定位孔;所述锁销包括销装部,导向部、拉拔部以及设置在销装部和导向部之间的限位部;所述压盖和限位部之间锁销导向部上套装有弹簧。
所述锁紧装置采用扣锁结构。
所述拉拔部上安装有拉环或拉拔球。
所述无菌隔垫巾上间隔大于号脉枕长度位置设有断痕。
所述导向轴上套装有防护套。
所述号脉枕包括充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充气嘴。
所述号脉枕的充气嘴连接手握式充气球。
所述号脉枕的上表面设有粘扣。
所述盒盖的上表面设有提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肿瘤医院,未经天津市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5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