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吸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733.6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9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软管 鼻塞管 通孔 吸鼻器 鼻塞 插接 本实用新型 球形气囊 凹陷槽 抵接块 鼻涕 瓶盖 固定部件 自由端 鼻孔 盖合 卡持 瓶身 吸鼻 吸嘴 备用 外部 自由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吸鼻器,包括瓶身,盖合在瓶身上的瓶盖,设置在瓶身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凹陷槽,插接在第一通孔中的第一软管,插接在第二通孔中的第二软管,插接在第一软管中的鼻塞管,设置在鼻塞管自由端的鼻塞,设置在鼻塞管外部且靠近鼻塞的抵接块,设置在抵接块上的固定部件,连接在鼻塞管上的球形气囊,所述第二软管自由端卡持在凹陷槽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既可以通过球形气囊对婴儿鼻中少量鼻涕进行快速清理又提供了备用的吸鼻方案即利用吸嘴对婴儿鼻中鼻涕进行清理,此外保证了鼻塞能够稳定地插在婴儿鼻孔中,提高了婴儿吸鼻器使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吸鼻器。
背景技术
婴儿感冒时引起鼻塞和流鼻涕等症状时,由于婴儿自身无法处理,使幼儿倍感不舒服,从而哭闹不停,有时婴儿在喝奶的时候出现呛奶的情况,奶水会倒灌到婴儿的鼻腔中,如果不及时吸出婴儿会倍感不适。为使婴儿能够将鼻腔分泌物吸出,使他们的呼吸变得顺畅,避免出现咽喉痛等相关症状,常用的办法是使用吸鼻器。
现有技术中的吸鼻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鼻塞塞入婴儿鼻孔中,当婴儿哭闹时,鼻塞容易滑脱或者戳到眼睛,使用安全性较差。此外,均是通过成人用吸嘴将婴儿鼻中的鼻涕吸出。当婴儿鼻中鼻涕量较少时,使用吸嘴操作较为麻烦繁琐。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吸鼻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婴儿吸鼻器,用以既可以通过球形气囊对婴儿鼻中少量鼻涕进行快速清理又提供了备用的吸鼻方案即利用吸嘴对婴儿鼻中鼻涕进行清理,此外可保证鼻塞能够稳定地插在婴儿鼻孔中,提高婴儿吸鼻器使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吸鼻器,包括瓶身,盖合在瓶身上的瓶盖,设置在瓶身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凹陷槽,插接在第一通孔中的第一软管,插接在第二通孔中的第二软管,插接在第一软管中的鼻塞管,设置在鼻塞管自由端的鼻塞,设置在鼻塞管外部且靠近鼻塞的抵接块,设置在抵接块上的固定部件,连接在鼻塞管上的球形气囊,所述第二软管自由端卡持在凹陷槽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分别连接在抵接块两端的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所述第一松紧带末端设有钩持爪,所述第二松紧带上设有若干个延其纵长延伸方向布置的被钩持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瓶盖盖合在瓶身底部,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凹陷槽设置在瓶身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吸嘴管、设置在吸嘴管一端的吸嘴,所述吸嘴管另一端可插接在第二软管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鼻塞管和吸嘴管均为硅胶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槽内设有与第二软管相匹配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塞入第二软管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瓶身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凹陷槽,使第二软管一端插接在第二通孔中,使第二软管另一端卡持在凹陷槽中,在鼻塞管上设置球形气囊和固定部件,从而既可以通过球形气囊对婴儿鼻中少量鼻涕进行快速清理又提供了备用的吸鼻方案即利用吸嘴对婴儿鼻中鼻涕进行清理,此外保证了鼻塞能够稳定地插在婴儿鼻孔中,提高了婴儿吸鼻器使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婴儿吸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瓶身和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下一篇:负压引流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