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引膨体固定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7009.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1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脸博士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陆庆红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引体 手柄 连接槽 膨体 本实用新型 固定螺栓 固定器械 上端 导引 可拆卸连接 前端连接处 弧形凹槽 连接固定 弧形面 腔内 植入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引膨体固定器械,其包括手柄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手柄前端的导引体,所述导引体的中间部位沿长度方向形成弧形凹槽使所述导引体的截面为弧形面,所述手柄与所述导引体之间通过一固定螺栓连接,所述手柄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一连接槽,所述导引体的上端插设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固定螺栓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槽和导引体的上端进行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准确地将膨体放置在植入腔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美容整形手术用的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美容整形手术中普通要植入膨体或假体,要先在人体部位上做切口,再用器械插入皮下向上进行钝性分离形成一膨体植入腔,放入合适的膨体后再缝合手术切口,手术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准确将膨体放入体内,而在现行的整形手术中没有合适的导引专用器械,难以精确地将膨体植入,对组织损伤大,易造成手术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膨体准确导入放置区的导引膨体固定器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导引膨体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手柄前端的导引体,所述导引体的中间部位沿长度方向形成弧形凹槽使所述导引体的截面为弧形面,所述手柄与所述导引体之间通过一固定螺栓连接,所述手柄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一连接槽,所述导引体的上端插设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固定螺栓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槽和导引体的上端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导引体的末端中间开有一导引孔。
所述导引体的两侧边缘和顶端边缘为光滑过渡形成的钝性刃。
所述导引体的长度为6.5cm、7.5cm或8.5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准确地引导膨体放置在植入腔内,避免操作过程中损伤剥离层皮肤,对组织损伤小,而且导引体与手柄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更换不同长度的导引体,或者在原导引体已经损坏或变形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并且导引体还可以进行角度的调节,使用起来更方便且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引膨体固定器械,其包括手柄1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手柄1前端的导引体2,导引体2的中间部位沿长度方向形成弧形凹槽使得导引体2的截面为弧形面,手柄1与导引体2之间通过一固定螺栓3连接,具体为手柄1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一连接槽4,导引体2的上端插设在连接槽4内,连接槽4的侧壁和导引体2上端都开有螺栓孔,固定螺栓3分别穿过连接槽4和导引体2上端的螺栓孔将两者进行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在剥离完成后,将膨体沿着导引体2的弧形凹槽的方向,顺利地插入至体内的放置区,使膨体的植入更方便。
导引体2的末端中间开有一导引孔5,导引体2的两侧边缘和顶端边缘为光滑过渡形成的钝性刃,手柄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滑橡胶层6。导引体2的两侧边缘和顶端边缘为钝性,避免操作过程中损伤剥离层皮肤。
导引体2可具有不同的长度,长度分别为6.5cm、7.5cm或8.5cm,由于导引体2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长度的导引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脸博士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脸博士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7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晶皮肤磨削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肝胆外科用手术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