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集中供气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8374.8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7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德英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3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集中 供气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集中供气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实验室中,有些实验及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原子吸收、ICP、液相色谱等)需用到多种高纯气体,如氩气、氮气、氦气、乙炔、一氧化二氮和高压空气等,还有的在同一个仪器室如气相色谱室里可能同时放置有3~4台气相色谱仪,而每一台仪器或每个用气点都配备一套独立的供气系统、一套高压钢瓶,不仅没必要,也不安全、不整齐美观,因此需要有一个集中供气的供气站,将所需气体分配到各实验室、各仪器的管路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室集中供气管路系统。
一种实验室集中供气管路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空气净化器、集气罐以及分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空气净化器和集气罐安装在下支架上;所述空气净化器和集气罐的底部设有球阀。
所述储气罐的上部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与空气净化器的入气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软管与集气罐的入气口相连接;所述集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二软管与三通管相连接;所述三通管还分别与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相连接;所述第四软管还与分气罐相连接;所述分气罐的出气口与计量气控箱相连接。
所述集气罐的顶部设有自动泄压阀;所述计量气控箱的出气口连接有若干根分气管;所述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三软管以及第四软管上设有截流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以对各个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进行集中供气,节约了成本,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空气压缩机 2-储气罐 3-行走轮 4-空气净化器 5-球阀 6-下支架 7-第一软管 8-集气罐 9-自动泄气阀 10-第二软管 11-三通管 12-第三软管 13-第四软管 14-分气罐 15-计量气控箱 16-分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集中供气管路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机(1)、储气罐(2)、空气净化器(4)、集气罐(5)以及分气罐(14);所述储气罐(2)的底部设有行走轮(3);所述空气净化器(4)和集气罐(5)安装在下支架(6)上;所述空气净化器(4)和集气罐(5)的底部设有球阀(5)。
所述储气罐(2)的上部与空气压缩机(1)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储气罐(2)的出气口与空气净化器(4)的入气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器(4)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软管(7)与集气罐(8)的入气口相连接;所述集气罐(8)的出气口通过第二软管(10)与三通管(11)相连接;所述三通管(11)还分别与第三软管(12)和第四软管(13)相连接;所述第四软管(13)还与分气罐(14)相连接;所述分气罐(14)的出气口与计量气控箱(15)相连接。
所述集气罐(8)的顶部设有自动泄压阀(9);所述计量气控箱(15)的出气口连接有若干根分气管(16);所述第一软管(7)、第二软管(10)、第三软管(12)以及第四软管(13)上设有截流阀。所述计量气控箱(15)可以计量每根分气管流出气体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空气压缩机(1)将空气进行压缩加压储存在储气罐(2)中,加压的气体经过空气净化器(4)的净化再经第一软管(7)运送到集气罐(8)中;集气罐(8)顶部设置的自动泄压阀(9)能够自动检测罐内的压力大小,一旦压力过大则进行排气,提高了安全性;集气罐(8)内的气体经第二软管(10)的运送到三通管(11)进行分流;分流的气体一部分运送到分气罐(14)内,再经计量气控箱(15)分派到分气管(16)。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德英,未经黄德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8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车载供氢系统
- 下一篇:调压管道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