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油烟机及其蜗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8595.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4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苏良瑶;周永松;张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何彬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油烟机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蜗壳及以该蜗壳构建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油烟机是现有家电中最常用的厨房家电,其主要结构包括外壳体及安装在该外壳体内的滤网、离心机、蜗壳、出风罩、排烟管等部件。
公告号为CN205117815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用的蜗壳,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上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如其附图1所示,壳体包括蜗壳前盖板1、蜗壳后盖板2及蜗壳环壁4,它们通常采用金属板冲压而成,并使用铆钉将三者固定连接而构成壳体的主体部分,壳体还包括设于该主体部分上的蜗舌与出口法兰。采用金属板冲压成型出各个部件,难以确保蜗舌、出口法兰等部位的安装精度,容易导致油烟流动时的烟路混乱,在提高了油烟机的噪音的同时,降低了风机效率。此外,钣金件所制作的蜗壳部件在加工与其他附件连接的孔位时,需要经过多步工序,不利于蜗壳生产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油烟机用蜗壳,以通过其结构进行改进,在降低由其构建的油烟机噪音的同时,提高风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述蜗壳构建的吸油烟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及设在该壳体上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壳体包括两个以上采用工程塑料以一体注塑成型方式制成的蜗壳分体,蜗壳分体间的对接口相固定连接;对接口的端面与蜗壳的进风口轴线相平行。
通过将整体蜗壳采用沿平行进风口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分割成若干个通过对接口固定连接成一体的分体结构,即每个分体结构都包含有前盖板部、后盖板部及环壁部,且每个分体结构都采用工程塑料以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从而有效地提高蜗舌、出口法兰、前后盖板等部件的位置精度,以在降低由其构建的吸油烟机的噪音的同时,提高风机效率。
具体的方案为蜗壳的出风管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对接口的端面。以使环壁与出风口管壁间朝向便于模具的制作及成型过程的进行。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与对接口的端面相垂直。以使环壁与出风口管壁间朝向便于模具的制作及成型过程的进行。
优选的方案为蜗壳分体的数量为两个,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位于对接口的端面上。即从中心轴线处将壳体分割成两部分,以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对接口处外延形成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外延边,外延边沿垂直于蜗壳分体的盖板部的板面的方向布置。可在提高两蜗壳分体之间的结合强度的同时,便于二者对接口间的固定连接。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相邻接的两对接口间设有在焊接时用于对接定位的对定机构。在确保两分体之间连接精度的同时,提高连接过程效率。
更优选的方案为相邻接的两对接口中,一者的端面内凹形成有沿该对接口的周缘延伸布置的肩台,另一者的端面外凸形成有与肩台相配合的凸台;凸台与肩台中,一者的台面凸起形成有沿其所在对接口的周缘延伸布置的焊接带,在焊接带抵靠另一者的台面时,相邻接的两对接口的端面间存有间隙;对定机构包括凸台与肩台。通过设置凸台与肩台构成对定机构,并在二者台面间设置焊接带,从而便于使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对相邻的两蜗壳分体进行焊接,并有效地确保焊接后对接结构的连接精度。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蜗壳分体上设有与蜗壳分体以一体注塑成型方式制成的导风圈安装孔、电机安装孔及蜗壳与油烟机外壳装配的安装孔。进一步提高该蜗壳与其他部件的装配效率。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为蜗壳分体间的对接口以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且能有效确保蜗壳表面的平整性。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烟机包括外壳及安装在该外壳内的风机系统,风机系统包括蜗壳及安装在该蜗壳内由电机驱动的叶轮,蜗壳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蜗壳。该吸油烟机的噪音小,且风机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蜗壳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蜗壳的立体图;
图3为从另一侧视角观图2所示蜗壳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蜗壳分体与下蜗壳分体之间对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蜗壳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上蜗壳分体与下蜗壳分体之间对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8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调节功能的半开式叶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