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码垛机机器人抓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8696.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燕;檀和来;滕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曼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6;B65G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垛 机器人 抓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码垛机机器人抓手。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码垛包装系统中的搬运码垛方式有一人工搬运,二机械码垛机,三码垛机械人,人工搬运强度大,机械码垛机占地大,而码垛机器人灵活小巧,并且适用范围广。而抓手的品质直接影响码垛机器人的工作质量,目前抓手对袋装包裹货物抓持效果好,但是对于纸箱类的包裹货物抓取夹持不稳定,在码垛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抓取稳定的箱类货物的码垛机器人抓手,利用片状的抓手及吸盘的配合,能够将箱体式的包裹牢牢吸住,方便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码垛机机器人抓手,包括连接板、抓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下方的前侧及后侧位置分别连接设有若干正面抓片,位于正面抓片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面抓片;所述的前后两侧的正面抓片之间采用正面抓片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侧面抓片采用侧面抓片驱动机构与正面抓片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相邻两个正面抓片之间设有吸盘。
所述的正面抓片至少设有6片,均布在连接板下方的前后位置。
所述的吸盘至少设有2个,并且吸盘的顶部与连接板连接。
所述的正面抓片及侧面抓片为长方形面板。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抓取稳定的箱类货物的码垛机器人抓手,利用片状的抓手及吸盘的配合,能够将箱体式的包裹牢牢吸住,方便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参见图1,图2,1为侧面抓片,2为正面抓片,3为吸盘,4为侧面抓片驱动机构,5为正面抓片驱动机构,6为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连接板6下方的前侧及后侧位置分别连接设有若干正面抓片2,位于正面抓片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面抓片1;所述的前后两侧的正面抓片2之间采用正面抓片驱动机构5连接;所述的侧面抓片1采用侧面抓片驱动机构4与正面抓片驱动机构5连接;所述的相邻两个正面抓片2之间设有吸盘3。
正面抓片2至少设有6片,均布在连接板6下方的前后位置。
吸盘3至少设有2个,并且吸盘3的顶部与连接板6连接。
正面抓片2及侧面抓片1为长方形面板。
工作时,控制正面抓片驱动机构5及侧面抓片驱动机构4启动,打开正面抓片2及侧面抓片1,并将正面抓片2及侧面抓片1移动至箱体的上部,再次启动正面抓片驱动机构5及侧面抓片驱动机构4,闭合正面抓片2及侧面抓片1抓紧箱体,并同时开启吸盘3将箱体的顶部吸住并移动箱体至指定位置,到达指定位置时,启动正面抓片驱动机构5及侧面抓片驱动机构4,打开正面抓片2及侧面抓片1,并关闭吸盘3,放下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曼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伯曼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8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