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保护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9159.X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燕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B64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保护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无人机保护支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无人机在航拍、救援、森林防火、安防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由机体和多个旋翼组成,传统的无人机的旋翼上均未设置任何防护装置,因此在室内外飞行时,尤其是在环境较为复杂的森林或者城市中时,可能以往内操作不当而使无人机跟环境中的物体发生碰撞,同时在森林中各种树枝或者落叶可能对旋翼造成干扰,这样会对无人机的机械结构造成较大的损伤,可能导致失控或者坠落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保护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保护支架,该无人机保护支架包括:安装座,用于与无人机机身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下端设置有倒锥形的微重力块;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包括4个架杆,每个架杆上至少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与无人机的机臂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矩形框架之间通过多根弧形杆连接,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下方;所述矩形框架外围设置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顶角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圈用于罩在无人机的旋翼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为矩形、圆形或多边形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固定安装位。
进一步的,每个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安装位。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圈的材料为高弹性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所述多根弧形杆、所述矩形框架以及所述连接杆均为碳纤维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保护支架通过设置的多根弧形杆将无人机的机身围拢起来,有效的保护无人机的机身遭受碰撞时不受损坏。高弹性的防护圈可以在无人机对周围的物体产生碰撞的时候,减小撞击力对无人机内部的元器件造成的冲击力,尤其对无人机的旋翼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微重力块增强了无人机的重心,使无人机飞行时得到更好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保护支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保护支架的侧视图。
图中:1.安装座 2.微重力块 3.矩形框架 31.架杆 32.连接杆 4.弧形杆 5.防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保护支架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保护支架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保护支架,该无人机保护支架包括:安装座1,用于与无人机机身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下端设置有倒锥形的微重力块2;矩形框架3,所述矩形框架3包括4个架杆31,每个架杆31上至少设置有一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用于与无人机的机臂连接;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矩形框架3之间通过多根弧形杆4连接,所述安装座1位于所述矩形框架3的下方;所述矩形框架3外围设置有防护圈5,所述防护圈5与所述矩形框架3的四个顶角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圈5用于罩在无人机的旋翼外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保护支架安装在无人机上使用时,多根弧形杆4形成一个保护架,将无人机的机身围拢起来,有效的保护无人机的机身遭受碰撞时不受损坏。高弹性的防护圈5可以在无人机对周围的物体产生碰撞的时候,通过高弹性环氧树脂的缓冲,减小撞击力对无人机内部的元器件造成的冲击力,尤其对无人机的旋翼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微重力块2通过增强无人机的重心,使无人机飞行时得到更好的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燕,未经郑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91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快速装拆螺旋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