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树蛀虫施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9242.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灿 |
主分类号: | A01M1/24 | 分类号: | A01M1/24;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树 蛀虫 施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用具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蛀虫施药器。
背景技术
蛀虫害虫,主要以幼虫蛀虫食枝干危害,引起树体长势衰弱严重时造成被害枝干或全株枯死,种类包括天牛害、吉丁虫类、梨茎蜂、葡萄透翘蛾等。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冬季修剪和施药,施药是向蛀孔内灌注液态农药,通过液态农药来杀灭蛀孔内的蛀虫;然而在蛀孔内,液态农药在重力作用下无法向上渗透,因而导致其并不能全面彻底地杀灭蛀孔内的蛀虫,而且普通的灌药方式只能向里面灌药,无法保证药液在蛀孔内长时间存在,所以杀虫效果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施药、方便携带使用的果树蛀虫施药器,能提高药物的作用,提高杀虫效率与成功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树蛀虫施药器,包括药箱和施药棒,所述药箱呈长方体,顶面开口,药箱内腔设有与底面平行的隔离板,所述施药棒呈圆柱形,内腔中空且一端开口,施药棒未开口的一端外表面包裹一层封闭圈,所述药箱内的隔离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施药棒的直径,但小于密封圈的直径,从而能够使施药棒竖直插入药箱内。
进一步,所述施药棒内腔内设有棉花,棉花和施药棒中空的内腔能够利用虹吸现象吸取药液。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或软木材质,且从施药棒中部至未开口的一端逐渐变粗,使用过程中,密封圈能够有效的封住果树枝干上的蛀虫孔洞。
进一步,所述药箱侧面设有透明窗口,能够从外面观察药箱内药液量,以及施药棒开口端的状态,是否在药液液面之下,药箱外侧设有背带,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施药棒置于蛀虫孔洞内,且密封圈能够封住蛀孔口,有效的提高杀虫效率与成功性;操作者使用时拿捏施药棒尾部,避免了与农药的直接接触,降低施药过程对人员身体的伤害;药箱和施药棒的设计简单方便,便于携带施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施药棒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中,1药箱,11隔离板,111圆形通孔,12透明窗口,13背带,2施药棒,21封闭圈,22棉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果树蛀虫施药器,包括药箱1和施药棒2,所述药箱1呈长方体,顶面开口,药箱1内腔设有与底面平行的隔离板11,所述施药棒2呈圆柱形,内腔中空且一端开口,施药棒2未开口的一端外表面包裹一层封闭圈21,所述药箱1内的隔离板11上均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111,圆形通孔111的直径大于施药棒2的直径,但小于密封圈21的直径,从而能够使施药棒2竖直插入药箱1内。
进一步,所述施药棒2内腔内设有棉花22,棉花22和施药棒2中空的内腔能够利用虹吸现象吸取药液。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21采用橡胶或软木材质,且从施药棒2中部至未开口的一端逐渐变粗,使用过程中,密封圈21能够有效的封住果树枝干上的蛀虫孔洞。
进一步,所述药箱1侧面设有透明窗口12,能够从外面观察药箱内药液量,以及施药棒2开口端的状态,是否在药液液面之下,药箱1外侧设有背带13,方便携带。
使用前,先将杀虫药液注入药箱1内,然后将施药棒2插到药箱1内隔离板11的圆形通孔111上,通过药箱1侧面的透明窗口12观察药箱1内的杀虫药液是否将施药棒2开口端淹没;然后静置一段时间,等待施药棒2吸取药液;使用时,操作者捏持施药棒2尾部将施药棒2从隔离板11的圆形通孔111上抽出,然后插入果树蛀虫孔洞内,根据洞口的大小调整插入的深度,使施药棒2上的封闭圈21能够有效的封住蛀虫孔洞洞口;这种杀虫方式方便、快捷、有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灿,未经王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9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