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感应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9315.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8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乐星感应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5B37/02;F21V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感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感应灯。
背景技术
感应灯是采用进口技术MCU电路设计而成,主动式红外线工作方式,具有稳定好,抗干扰强等特点,带有红外解码方式,广泛应用在要求较高的商业和工业等场合。是新一代的绿色节能照明灯具。而目前的感应灯存在一个缺陷,由于感应灯一般设计在公共场所,所以自动的启闭是感应灯设计的关键,而目前而言,在公共场所中,都是通过声控或其他感应装置进行感应,实现灯光的自动启闭,而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照度较低的环境下,如果提供的光源功率不足,容易给行人造成不便,而如果在照度较高的环境下设计大功率的光源输出,不利于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感应灯,通过照度检测实现照度功率的输出。
一种新型感应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
微波感应模块,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用于检测壳体附近是否有人体接近并输出第一信号;
第一照明电路,连接并受控于所述微波感应模块,当接收第一信号时,所述第一照明电路工作;
照度感应模块,所述照度感应模块用于检测壳体附近照度并输出第二信号;
第二照明电路,连接所述微波感应模块以及所述照明感应模块,当同时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时,所述第二照明电路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感应模块包括有微波感应开关,所述微波感应开关闭合时输出所述第一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照度感应模块包括有照度采样单元、基准单元以及比较单元;
所述照度采样单元用于检测照度并输出一采样电压;
所述基准单元用于提供一基准电压;
所述比较单元耦接所述照度采样单元以及基准单元,当所述采样电压高于所述基准电压时,输出所述第二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照明电路与所述照度感应模块之间耦接有一二输入与门,所述二输入与门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另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述二输入与门的输出端输出第三信号,所述第二照明电路接收第三信号时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照明电路包括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耦接于一三极管,所述三极管受控于第三信号导通以使所述LED灯珠与外部的直流电源构成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照明电路包括交流继电器以及第一光源,所述交流继电器的触点耦接所述第一光源,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受控于所述第一信号动作以闭合所述交流继电器的触点,所述交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所述第一光源与外部的交流电源构成回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耦接所述微波感应模块,当所述延时模块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后输出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用以屏蔽第一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的被控端耦接第四信号,所述开关元件的输入端耦接所述微波感应模块,所述开关元件的输出端用以输出第一信号;当所述开关元件被控端接收所述第四信号时截止。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模块包括晶振、计数器以及寄存器,所述晶振用于驱动所述计数器工作,所述寄存器耦接所述计数器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所述计数器的溢出引脚用于输出所述第四信号。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这样设置,当检测到人体时自动开启,而在照度较低的情况下,照明强度较高,照度较高的情况下照明强度较低,节约电能,提高光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二。
附图标记:100、微波感应模块;200、第一照明电路;210、交流接触器;220、第一光源;300、照度感应模块;310、照度采样单元;320、基准单元;330、比较单元;400、第二照明电路;410、三极管;420、LED灯珠;500、延时模块;510、晶振;520、计数器;530、寄存器;540、开关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一种新型感应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乐星感应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乐星感应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9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压支承工作台油膜厚度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地下的电缆分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