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翻身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9369.9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祁丹丹;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75;A61H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26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形垫体 垫本体 梯形垫 翻身 翻身垫 限位部 限位槽 脚部 高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等腰三角形 可充气气囊 充气接口 上下布置 左右两侧 足下垂 脚掌 侧壁 足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用翻身垫,包括翻身垫本体,所述翻身垫本体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翻身垫本体包括上下布置的三角形垫体(1)和梯形垫体(2),所述三角形垫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脚部限位部(1‑1),所述脚部限位部(1‑1)包括设置在所述三角形垫体(1)底部的脚掌限位槽(1‑3)和沿所述三角形垫体(1)高度方向设置的足踝限位槽(1‑2),所述梯形垫体(1)为可充气气囊,所述梯形垫体(2)的侧壁上设有充气接口(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翻身垫,结构简单,可防止足下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翻身垫。
背景技术
长期卧病在床的患者或者某些残障人士,往往需要经常卧床而不能翻身,不得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休息,身体的某些部位就会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因而变得不通畅,时间一久,会引起该部位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缺血,甚至会出现水疱、溃疡或坏疽,即通常所说的压疮。压疮一旦形成,往往难以彻底消除,因此对待压疮,重在预防。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压疮的易发部位使用较柔软的翻身垫,使该部位不直接接触硬质的床面,或者使患者能够轮换部位受压,以减轻对病人该部位的长期压迫。现有技术中的三角翻身垫可用于患者腿部支撑,但对一般的三角翻身垫不具有防止足下垂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翻身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多用翻身垫,包括翻身垫本体,所述翻身垫本体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翻身垫本体包括上下布置的三角形垫体和梯形垫体,所述三角形垫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脚部限位部,所述脚部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三角形垫体底部的脚掌限位槽和沿所述三角形垫体高度方向设置的足踝限位槽,所述梯形垫体为可充气气囊,所述梯形垫体的侧壁上设有充气接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部限位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端铰接在所述三角形垫体的下端而上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三角形垫体上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端设有卡钩,所述卡钩设有与所述三角形垫体上端匹配的钩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个按摩凸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绑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翻身垫可用于支撑患者小腿,患者将脚部放置在脚部限位槽内,通过往下部梯形垫体内充气使患者脚部抬高,避免足下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翻身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三角形垫体;1-1、脚部限位部;1-2、脚踝限位槽;1-3、脚掌限位槽;
2、梯形垫体;2-1、充气接口
3、盖板;3-1、卡钩;3-2、按摩凸块;3-3、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肺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9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压疮用支撑气垫
- 下一篇:可调节玻切术后恢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