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子衍射高温测角仪及其专用力学加载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679529.X 申请日: 2017-06-13
公开(公告)号: CN207036549U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张世忠;张莹;赵宏伟;王虹;代晓航;孙光爱;黄加创;龚建;霍占伟;杨钊龙;刘泽洋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02 分类号: G01N3/02;G01N3/18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代理人: 王怡敏
地址: 130000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子 衍射 高温 测角仪 及其 专用 力学 加载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力学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子衍射高温测角仪及其专用力学加载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但不限用于中子衍射应力谱仪。能够对试样同时进行高温和大载荷拉伸/压缩力学载荷加载,加载的同时具有实现试样绕自身轴线0°~360°旋转和0°~90°倾斜定位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配合中子衍射应力谱仪共同使用,可对大载荷、热场加载条件下材料内部三维应力分布、织构分布、变形行为、损伤机制和性能演变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测试及保障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资料表明,在众多影响材料测试与检测水平的因素中,缺乏接近服役条件下的测试技术与仪器,是制约新材料开发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开发接近服役条件的材料测试装置,对研究材料内部变形行为、损伤机制和性能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子衍射技术凭其卓越的深穿透性及相敏感性,已成为研究材料内部微观组织结构的有力手段。配合环境加载设备模拟材料服役条件,中子衍射应力谱仪能够原位检测材料微观结构变化信息,如内应力、相变及织构等,利用该手段可实现对材料使役条件下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关联性的研究。目前,国内中子散(衍)射技术处于起步阶段,适用于中子衍射应力谱仪的环境加载装置和力学加载装置屈指可数。所以,研制用于中子衍射分析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装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子衍射高温测角仪及其专用力学加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填补行业空白。本实用新型着重提出一种集大载荷加载、高温加载和试样双旋转自由度姿态调整于一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除具有传统材料试验机的拉伸/压缩功能外,还能够实现力学加载条件下试样绕自身轴线0°~360°旋转范围内和0°~90°倾斜旋转范围内的任意姿态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加载方式有别于传统的高温加热炉方式,采用卤素加热灯热辐射加热,极大地节省了空间,为小角中子衍射测试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本实用新型为接近服役条件下材料内部微观组织变化与宏观力学性能间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中子衍射高温测角仪及其专用力学加载装置,整体垂直布置在两个底脚64上,并采用螺栓固定;包括高温测角仪单元1、专用力学加载单元2两部分,所述高温测角仪单元1通过螺栓与专用力学加载单元2固定连接;所述高温测角仪单元1通过安川交流伺服电机3经由减速机4减速,带动皮带轮62,皮带轮62带动同步带25使带齿圆弧导轨57在0°~90°范围内任意旋转;其中,带齿圆弧导轨57由螺栓固定在底板56上的两个偏心滚轮59、两个同心滚轮60支撑,两个导轨润滑块61实现润滑;所述专用力学加载单元2在做拉伸试验时,通过依序连接的安川交流伺服电机3、减速机4,经过联轴器5驱动蜗杆7及蜗轮8,使滚珠丝杠14旋转,带动丝杠螺母平移,由丝杠螺母实现轴承座A39的同步移动,轴承座A39内部装有轴A43,轴A43由双列角接触球轴承44固定,轴A43的一端通过销轴67与拉伸夹具A47、拉伸夹具B48相连接;拉伸试件49的两端由拉伸夹具A47、拉伸夹具B48夹持,右侧的拉伸夹具A47、拉伸夹具B48由销轴67固定在轴B53上,轴B53由双列角接触球轴承44固定在轴承座B50内,端盖B54与调整垫42相连并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B50的一端,在端盖B54内,通过螺栓与拉压传感器55相连,拉压传感器55固定在后板21上。

所述的专用力学加载单元2中有两套相同的电机驱动组件,即分别由安川交流伺服电机3、减速机4驱动的小同步带轮24和同步带25,安川交流伺服电机3和减速机4分别通过电机连接架固定在轴承座A39和轴承座B50上;同步带25旋转,带动大同步带轮46旋转,大同步带轮46通过平键安装在轴A43和轴B53上,并由其自身旋转带动轴A43和轴B53旋转,实现拉伸试件49在0°~360°范围的旋转定位。

所述的用力学加载单元2中设有卤素加热灯34对拉伸试件49加热,卤素加热灯34通过螺栓与加热灯固定板35固定连接,加热灯固定板35通过螺栓与下框架26连接。

所述的专用力学加载单元2中设有两把光栅尺38通过光栅尺固定架A29、光栅尺固定架B30安装在下框架26上,应变测量采用光栅尺检测位移方式来实现;光栅尺固定架A29固定在座A下连接件41、座B下连接件51上,光栅尺固定架B30通过螺栓固定在光栅尺固定架A29上,两个光栅尺测量头37分别固定在光栅尺固定架B30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吉林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9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