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侧窗玻璃模内注塑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1371.X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强;江卫星;赵林;曹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井上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C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窗玻璃 注塑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三角窗汽包装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窗玻璃模内注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越来越普及的交通工具,其各方面的性能生产制造也得到广泛关注。
汽车三角窗玻璃是汽车上的必要设备,现有市场上由简单的橡胶包胶已转变为与不锈钢共同进行模内包胶。但由于与不锈钢共同包装的玻璃需要在模具内部进行定位,如果在模具上直接设计定位夹具,定位加工玻璃时会使玻璃发生结构性变化,无法满足市场使用。
因此,为了使玻璃被定位住在模内进行包胶,且玻璃外形结构不发生变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窗玻璃模内注塑定位装置,使使玻璃被定位住在模内进行包胶,且玻璃外形结构不发生变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侧窗玻璃模内注塑定位装置,包含设置在膜内型腔上表面周围用于固定玻璃的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膜内型腔内用于吸附所述玻璃的吸附机构、给吸附机构提供动力的吸附源、拉动所述吸附机构在所述膜内型腔内升降的连杆机构、推动所述连杆机构升降的活动机构;
其中,所述活动机构开启,推动所述吸附机构至所述膜内型腔上表面,所述定位机构到达预设位置固定放置在所述吸附机构上的所述玻璃;所述吸附机构开启吸附所述玻璃后,所述定位机构回复原始位置,所述活动机构推动所述连杆机构拉动所述玻璃进入所述膜内型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置了位于膜内型腔上表面周围的定位机构、位于膜内型腔的吸附机构,当玻璃放在吸附机构上,定位机构卡住玻璃周围固定住玻璃,再开启吸附源,让吸附机构吸附住玻璃,定位机构回退松开玻璃,吸附机构吸附玻璃进入膜内型腔,从而定位机构与吸附机构配合使用固定玻璃,使连杆机构顺利将玻璃拉入膜内型腔内。定位机构可回退,吸附机构用于吸附玻璃均不会对玻璃的外形结构造成影响。
另外,所述定位机构包含用于固定所述玻璃的N个定位块、推动所述定位块固定所述玻璃的N个气缸,且N为大于或等于4的自然数;
所述吸附机构包含吸附所述玻璃的M个吸盘,且M为大于或等于4的自然数;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吸盘相连的M个连接杆,用于拉动所述吸盘升降;
所述活动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杆的抽芯板、推动所述抽芯板上下运动的动力源。
其中,所述动力源开启推动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所述吸盘至所述膜内型腔上表面,所述气缸开启推动所述定位块至预设位置固定放置在所述吸盘上的玻璃;所述吸附源开启吸附所述玻璃后,所述气缸关闭带动所述定位块回复原始位置,所述动力源开启带动所述玻璃进入膜内型腔。
另外,所述吸附源为外接的真空泵。
另外,所述动力源为与所述抽芯板相连的S个油缸,其中S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车侧窗玻璃模内注塑定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车侧窗玻璃模内注塑定位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侧窗玻璃模内注塑定位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设置在膜内型腔上表面周围用于固定玻璃的定位机构1、设置在膜内型腔内用于吸附玻璃的吸附机构2、给吸附机构提供动力的吸附源、拉动吸附机构在膜内型腔内升降的连杆机构3、推动连杆机构升降的活动机构4。工作时,活动机构4开启,推动吸附机构2至膜内型腔上表面,定位机构1到达预设位置固定放置在吸附机构2上的玻璃;吸附机构2开启吸附玻璃后,定位机构1回复到原始位置,活动机构4推动连杆机构3拉动玻璃进入膜内型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置了位于膜内型腔上表面周围的定位机构1、位于膜内型腔的吸附机构2,当玻璃放在吸附机构2上,定位机构1卡住玻璃周围固定住玻璃,再开启吸附源,让吸附机构2吸附住玻璃,定位机构1回退松开玻璃,吸附机构2吸附玻璃进入膜内型腔,从而定位机构1与吸附机构2配合使用固定玻璃,使连杆机构3顺利将玻璃拉入膜内型腔内。定位机构1可回退,吸附机构2用于吸附玻璃均不会对玻璃的外形结构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井上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井上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1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制造绝缘容器中的臭氧粘合工艺
- 下一篇:用于加工纤维复合构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