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局部旋耕播种施肥秸秆覆盖还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2023.4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兵;徐敏;袁栋;朱继平;丁艳;夏敏;李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7/06;A01D8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播种 施肥 秸秆 覆盖 还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旋耕播种施肥秸秆覆盖还田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大部分是在水稻收获后种植,水稻茬存在含水率高、土壤板结、稻秸秆量大等问题,这给机械播种小麦带来很大困难,一是动力机下田困难,二是旋耕碎土播种困难,三是大量的稻秸秆处理困难,特别是在播种期间遇到阴雨天后,机械播种更加困难,不得不向后推迟种植时间,延误了农时,直接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目前我国尚没有适应于稻茬含水率高的免耕作业机械,当前我国在稻茬地种植小麦的方式是:
采用秸秆还田机粉碎秸秆,旋耕机碎土整地、播种施肥机作业,需采用三道作业工序,三种作业工序作业费用高,拖拉机压地次数多,土壤容易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种植和效益。
特别是在种小麦期间遇到阴雨天气,土壤含水率太高,该作业方式无法种植小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局部旋耕播种施肥秸秆覆盖还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局部旋耕播种施肥秸秆覆盖还田机,包括发动机及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的前上方设置发动机、电机控制盒、调速旋钮和驾驶座;
在所述的行走装置的后方安装由中间齿轮箱和传动齿轮轴组成的碎土传动装置,在传动齿轮轴的左下方安装有侧面传动箱和刀轴;
在所述的刀轴上局部安装由五组刀库和切土刀构成的碎土装置,每组有六个刀库,在每个刀库上连接一把切土刀;在刀轴的上方安装有挡土板,在刀轴的下方两侧安装有滑撬;
在所述挡土板的两侧上方设置两个侧板,在侧板的前上方设有肥料箱,在肥料箱的下部设置了由排肥盒、排肥轴、排肥轴链轮、排肥传动链条构成的播种施肥装置以及由输肥槽和排肥调整手轮组成的散肥装置;
在所述的侧板的后上方设置了种子箱,在种子箱的后部设置由调速直流电机、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主动链轮、排种轴组成的电机传动装置及五个排种盒;
在所述的种子箱的下部连接了排种调整手轮、播量刻度板、播量指示牌;在每个排种盒的下部设置了由上输种管、捆丝、下输种管、出种口构成的散种装置;在出种口里设置了上散种板、下散种板。
所述的行走装置驱动中间齿轮箱、传动齿轮轴转动后,然后由侧面传动箱驱动刀轴转动,刀轴带动切土刀开始局部切碎土壤并向后抛送作业;
同时在直流电机的转动下,通过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主动链轮、排肥轴链轮、排肥传动链条驱动排种轴及排肥轴转动,化肥和种子由排肥盒和排种盒均匀排出,化肥经散肥槽均匀撒到前面未耕地上,种子经上输种管、下输种管流到出种口,种子再经上散种板、下散种板打散后均匀抛撒到局部已耕地上,然后由切土刀抛出的土壤将化肥和种子覆盖,在播种施肥后未耕地上的秸秆覆盖在地表,完成局部碎土、宽幅播种、施肥、秸秆覆盖作业过程。
所述的在下输种管的下部设置一个簸箕形出种口,下输种管与出种口的焊接夹角A为150°,在出种口的上部连接了一个半圆形上散种板,上散种板的圆弧半径R1为R20毫米,在出种口的下部连接了两个半圆形下散种板,下散种板的圆弧半径R2为R10毫米。
所述刀库上连接65锰质切土刀,切土刀侧面上部向外折弯,折弯角度B为165°,切土刀的正面两侧为圆弧形,圆弧半径R3为140毫米。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稻茬地种植小麦作业,将局部旋耕碎土、抛土覆盖种肥,电机驱动宽幅播种、施肥及秸秆覆盖还田机构集于一体,可一次完成局部耕作、宽幅播种、施肥及秸秆覆盖还田四道作业工序,对含水率较高的湿烂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及时将小麦种子宽幅条播到土壤里,把化肥均匀撒播到田间进行秸秆覆盖,可有效解决稻茬湿烂田播种小麦、施肥和秸秆覆盖还田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作业质量,减少了作业工序,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左视图;
图3为下输种管、出种口、上散种板、下散种板的结构分解放大图;
图4为切土刀结构分解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2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种肥混播专用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栽培大蒜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