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振动马达及其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2099.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振动 马达 及其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振动马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型振动马达及其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振动马达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中,起静默振动提醒的功能。现有的微型振动马达通过微型振动马达支架安装在电子产品内,首先,微型振动马达安装在支架内,然后,将微型振动马达与支架一并组装在电子产品内部,但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微型振动马达在支架内部易发生前后窜动,导致微型振动马达和支架组装在电子产品内部的效率低,且微型振动马达的安装位置精度难以达标。
2)微型振动马达的端盖上的焊点在电子产品内易被其他零件接触,导致微型振动马达短路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振动马达及其支架,其旨在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微型振动马达在支架内部易发生窜动、端盖上的焊点易短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振动马达支架,用于支撑微型振动马达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一端的端盖,所述微型振动马达支架包括:
筒状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表面与壳体的外表面相匹配;
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向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端盖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壁向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采用弹性材料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采用橡胶材料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矩形凸起、弧形凸起、梯形凸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振动马达包括微型振动马达支架、设有容纳空间的壳体壳体、盖装于壳体壳体一端形成封闭容纳空间的端盖和相对并不接触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一端穿出所述壳体的部分设置有振子、另一端设置有一对电刷,一对电刷分别从所述端盖穿出后设置有接电端子,所述微型振动马达支架包括:
筒状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相匹配、并套设于所述壳体;
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向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对所述端盖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壁向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采用橡胶材料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接电端子包括与一对电刷分别进行焊接的正极线和负极线并在端盖上形成第一焊点和第二焊点,所述第一焊点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焊点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线的未焊接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卡扣后向端盖外伸出,所述负极线的未焊接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卡扣后向端盖外伸出。
相比现有的支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振动马达支架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向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对微型振动马达的端盖限位,防止微型振动马达的壳体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内部发送前后窜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能够分别保护微型振动马达的端盖上的两个焊点,防止端盖上的两个焊点与其他零件接触,避免两个焊点短路、造成微型振动马达损坏。
相比现有的微型振动马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振动马达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所述支架主体套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端盖限位,能够使所述壳体稳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主体内。在将微型振动马达安装到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微型振动马达的所述壳体不会在所述支架主体内窜动,可提高组装效率。其次,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分别保护端盖上的两个焊点,防止两个焊点在电子产品中与其他零件接触、导致短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2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监护腕带
- 下一篇:可自动监测人体健康状态的智能枕、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