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根管治疗电动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3645.9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年斌;张斌;童昌群;王璐;李兖;朱才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5/42 | 分类号: | A61C5/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方红;赵黎明 |
地址: | 4007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锉 牙根管 微型摄像头 照明灯泡 治疗 显示器 监视器 视频显示器 摄像头 手柄 牙冠 固定支架 脚动开关 控制器 数据线 牙医 观察 根管 链接 口腔 开口 外围 清晰 | ||
一种牙根管治疗电动锉包括口腔固定支架、电动锉、控制器、视频显示器及脚动开关;所述的电动锉手柄前端弯头上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和照明灯泡,微型摄像头和照明灯泡通过罩固定在弯头上,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外围的监视器和显示器链接。通过显示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牙冠及根管开口,实现了长期以来牙医们所期待的腔外观察和治疗的梦想。是一种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新型牙根管治疗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根管治疗仪,尤其是涉及一种牙根管治疗电动锉。
背景技术
牙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国际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牙根管治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治疗技术,使用的器械多,需要经过多个治疗步骤才能完成整个过程。
具体来说,牙根管治疗过程包括开髓、扩孔、清渣、消毒及填充等多道工序,在这些工序工程中时常穿插冲洗辅助工序。由于口腔空间狭窄,活动范围小,视线不能直达,牙髓孔的寻找、观察、清理十分困难。
传统的牙根管治疗方法是:患者平躺在专用治疗床上,张开口腔,牙医一只手拿着口腔镜,伸进患者口腔内,通过口腔镜的折射光观察牙冠和寻找根管开口的位置,另一手持通过食母指夹持牙锉,伸进根管内并反复搓动,进行牙髓清理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弊端在于:一是用口腔镜观察牙冠时,一旦持有牙锉的手指伸进口腔后,就完全挡住了光线,看不见根管开口的具体位置,实际孔位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来确定,操作起来十分不便;二是患者长时间张口,口腔肌肉容易发酸、疲劳;三是牙医手指搓动牙锉速度慢、效率低,治疗时间长;四是治疗过程牙医双手并用,手指又不停的搓动,加之姿势扭曲,长期一长,极易疲劳。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求更好的治疗仪。
为了减轻手指搓动牙锉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治疗效率,人们发明了一种电动牙锉,电动牙锉是用机械穿孔和清理,相比手工治疗来说,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减轻了劳动强度,然而,电动牙锉操作时,牙医仍然需要用口腔镜先观大致位置,然后,凭经验和感觉来确定具体位置,因为电动牙锉的手柄较长,相比手指夹持牙锉而言,寻找根管开口的位置反而没有手工好,更加不方便,因而,使用电动牙锉,不仅没有解决好观察和寻找根管开口的难题,而且,牙医还要用脚控制电动牙锉的开关,手(双手)脚并用。
为了解决观察的难题,后来,人们又发明了一种口腔显微镜,口腔显微镜的确提高了清晰度,而且,可以通过视频观察。然而,口腔显微镜因不能折射成像,治疗上牙时,仍然不能直接观察,又因镜头粗大,只能腔外照射,极易受到器械的干涉,因而,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观察难题。此外,口腔显微镜还需要笨重的支架,占用不少治疗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牙根管治疗仪一种牙根管治疗电动锉。该电动锉把开髓、扩孔、清根及冲洗等多种操作一体化,并通过微型摄像头实现腔内摄像、腔外视频观察,从而,提高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牙根管治疗电动锉包括手柄、电机,传动轴、牙针锉;所述的电动锉手柄前端弯头上设置有微型摄像头和照明灯泡,微型摄像头和照明灯泡通过头罩固定在弯头上;所述的摄像头镜头对着牙锉的针尖部位;所述的手柄内设有冲洗水道;所述的电动锉手柄内设有穿线孔;所述的电机轴与电机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
首先,电动锉的前端弯头上设置有微型摄像头,摄像头可以直接进入口腔进行摄像,并通过显示器在口腔外就能观察的牙冠的外形结构,克服了人的肉眼或显微镜不直达口腔内部问题;
其次由于摄像头对着牙针锉的针尖部位,只要摄像头进行摄像,在视频中就能观察到牙针锉的光影,不会受到其它物体遮挡,这样牙针锉的光影和牙冠的外形结构处在同一画面内,针到像到,像到眼到,就能清晰便利地寻找到治疗的具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未经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3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化牙齿修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整体近中移动磨牙的活动矫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