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4993.8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满囤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李思霖 |
地址: | 062553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储能装置的原理是利用该装置内的储能材料与管道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使能量在储能材料内,储能装置通常是包括一壳体,在壳体内设置用以输送液体的管道,同时,在壳体内设置储能材料,为了增加该管道与储能材料的接触面积,通常将该管道设置为螺旋状。
这类结构的储能装置在应用时,利用通入螺旋状管道中的液体与壳体内的储能材料进行热交换,但是螺旋转管道使用过程中热量输出稳定性较弱,易产生阻塞现象,会造成整个储能装置不能正常运行,只能选择更换该螺旋管道,使储能装置重新投入应用,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该储能装置具有多个用于输送换热液体的导液管,在个别导热管产生堵塞或者损坏的状况,不会影响到其他导热管的使用,因而不会影响到整个储能装置的使用,保障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小了成本投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和多根导液管;
所述壳体内自上至下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使壳体内依次分为排液区、储能区和进液区,所述导液管采用直管,多根所述导液管设置在所述储能区内,并且所述导液管的两端口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区和所述排液区,所述储能区内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导液管内液体进行热交换的储能物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的进液区的壁面设置至少一个进液孔,所述进液孔连通进液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的排液区的壁面设置至少一个排液孔,所述排液孔通过排液管道将液体排放至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储能区的壁面设置用以充入或排出储能物质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管道连通用以控制管道开启或关闭的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多根所述导液管之间相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物质为相变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的进液区、导热管和排液区中流通的液体为水或油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语音通话系统,包括蓝牙设备以及如上所述的储能装置。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实施例的储能装置中,在储能区内设置有多个用于输送换热液体的导液管,该导液管采用直管,在使用过程中,直管内液体导热及流通性好,不易产生阻塞现象,因而不会影响到整个储能装置的使用,保障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小了成本投入。
而传统的储能装置中,采用螺旋管换热的方式,螺旋管因其自身结构特点,使用时易产生堵塞,并且,热量输出不畅,螺旋管的造价也较高,维修成本较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中,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中,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壳体;101-本体;102-上端盖;103-下端盖;104-第一密封圈;105-进液孔;106-排液孔;107-通孔;108-阀门;200-导液管;300-第一隔板;301-安装孔;400-第二隔板;500-储能材料;60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满囤,未经王满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4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多功能不锈钢换热器
- 下一篇:多功能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