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铝复合型钢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935.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6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清;李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清 |
主分类号: | B21D53/26 | 分类号: | B21D53/2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钢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的车圈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铝复合型钢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沙滩车、高尔夫球车、草坪及园林机械等的车轮用的车圈通常包括一个圆环形的圈体、连接在圈体内的支承幅板,支承幅板上设有车轴孔,以便和车轴相连接。车圈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材质制成,第一种是铝合金车圈,其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整体铸造成型,此类铝合金车圈虽然具有生产效率高,重量轻以及外形美观等优点,但是受压铸工艺的技术限制,车圈的形状、结构较为简单,不能满足人们一些复杂形状的车圈的要求。特别是,其成本较高,对于诸如沙滩车这样的车辆,不利于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第二种是钢质车圈,此类车圈是将钢板通过辊压工艺先卷绕成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初始圈体,然后将初始圈体的对接处焊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初始圈体,接着对初始圈体进行整形、打磨等工序形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圆环形圈体,再在圆环形圈体内侧壁的中间位置压入圆片形的支承幅板,支承幅板上设置相应的车轴孔并与圆环形圈体焊接成一体,以便和车轴连接。和铝合金车圈相比,此类车圈具有制造成本低,车圈的强度高等优点,然而此类车圈的制造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并且外形美观度差,特别是,车圈焊接处会使整个车圈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一个薄弱点,从而降低车圈的整体强度,无法满足车轮重负载、大扭矩的需求,并且不利于提高车圈的档次,无法适应一些高品质车辆的要求。
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不锈钢圈焊接机”,其申请公布号为CN105057889A,包括机体和固定在机体两侧的钢带传送处理装置、钢带激光焊接装置,钢带传送处理装置依次由固定在机体外侧的料盘、固定在机体内侧的钢带一次驱动、储料装置、钢带二次驱动、钢带引导装置、钢带绕国装置和切料装置,钢带一次驱动和钢带二次驱动由胶轮和钢轮呈上下设置,并在两者外侧固定有拉杆,拉杆上固定有调节扳于,钢带一次驱动靠近料盘固定,并由存料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钢带二次驱动由伺服电机驱动,上述储料装置由存料导轨、滑动固定在存料导轨上的滑块组成,并在滑块上固定有滚轮。上述焊接机虽然可提高钢质车圈焊接时的生产效率,但是不能简化整个车圈的制造工艺,特别是,难以有效地提高车圈的抗压、抗扭强度和美观度,因而难以适应高品质车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钢质车圈所存在的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高品质车辆的要求、以及铝合金车圈所存在的价格高、难以制造出形状复杂车圈的问题,提供一种铁铝复合型钢圈,既可确保车圈的强度,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有效地提升其品质档次,以适应高品质车辆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铝复合型钢圈,包括圈体,所述圈体包括同轴地并排布置的左圈体和右圈体,左圈体为两端开通的钢质圆筒形构件,右圈体采用铝合金制成,右圈体上一体地设有幅板,右圈体上还设有钢质的过渡圈体,所述过渡圈体包括嵌设在右圈体内的嵌设段、伸出右圈体的焊接段,所述左圈体的右端和过渡圈体伸出右圈体的焊接段同轴套接在一起,左圈体和焊接段焊接成一体,所述左圈体的左端边缘设有向左圈体外侧圆周面翻卷的卷边。
本实用新型的铁铝复合型钢圈包括冲压工艺制成的左圈体以及由铝合金压铸成型的右圈体和幅板,相对于现有的采用辊压工艺制成的车圈,本实用新型的左圈体所采用的冲压工艺不仅比辊压工艺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可省去焊接圈体对接处的工序,从而有利于提高其整体强度,而铝合金压铸成型的一体结构的右圈体和幅板,使整个车圈具有和铝合金车圈相媲美的外形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可显著地提升整个车圈的品质档次,以适应高品质车辆的要求。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右圈体是通过一个过渡圈体相连接的,这样,轴向长度较短的过渡圈体可极大地方便其作为镶嵌件与右圈体、幅板压铸成型为一体结构,同时可方便左圈体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加工制成,而左圈体和过渡圈体的搭接处则可通过现有的自动焊接机方便地焊接出内外二圈焊圈,从而使铁铝复合型钢圈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具有均衡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嵌设段呈外扩的圆锥形,在嵌设段上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通孔。
圆锥形的嵌设段可显著地提高过渡圈体与右圈体之间的轴向抗拉强度,而连接通孔则可极大地增强右圈体和嵌设段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过渡圈体与右圈体之间的抗扭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左圈体的右端设有阶梯状的缩口,过渡圈体套设在左圈体的缩口上,从而使套设在缩口上的过渡圈体的外圆周面与左圈体的外圆周面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清,未经王正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力杆自动脱模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组件边框长边智能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