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及内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286.2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0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新;王晨;史栋;陈明;张玮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C2/52;E04B2/00;E04B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隔热 防火 内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及内墙结构。
背景技术
内墙指在室内起分隔空间的作用,没有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对于一些建筑结构,内墙还应承担防火隔热的功能。
现有的内墙存在防火隔热效果差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墙防火隔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的内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其包括板状的结构层,结构层内具有网状孔道;结构层还设有连通网状孔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网状孔道中填充有热熔型填料,热熔型填料熔点小于结构层的熔点。
本实施例中的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在一般状态下,热熔型隔热填料填充于网状孔道中,实现隔热效果。并且此时,无法通过进水口向网状孔道中通水,墙体可保持干燥。当遭遇火灾时,热熔型填料受热熔化流出网状孔道,网状孔道导通进水口和出水口,此时可从进水口向网状孔道中通水,水流经过网状孔道并从出水口通出,通过的水流带走大量热量,给结构层降温,使结构层的温度低于燃点,从而阻止燃烧,起到防火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结构层内还设置孔径大于网状孔道孔径的主流道;主流道中填充有热熔型填料;
主流道蜿蜒分布于结构层内部,且和网状孔道具有多个沿主流道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连通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结构层的两侧;
结构层内还设置孔径大于网状孔道孔径的主流道;主流道包括多个竖向间隔分布的通道,各个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并连通网状孔道;主流道中填充有热熔型填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通道靠近进水口一侧低于其靠近出水口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结构层还设有多个倾斜连通各个通道的支流道,各个支流道连通网状孔道;支流道中填充有热熔型填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支流道在竖向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结构层的两侧分别覆接有防水面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防水面层和结构层之间通过防水胶层粘接。
一种内墙结构,其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连接的前述的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相邻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相互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内墙结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压紧于相邻的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之间,并包围于进水口和出水口外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具有隔热防火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墙结构由于采用前述的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同样具备防火隔热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展示结构层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内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B-B线的剖视图。
图标:10-结构层;K1-进水口;K2-出水口;Q0-网状孔道;Q1-主流道; Q2-支流道;Q3-通道;20-防水面层;30-防水胶层;010-内墙结构;100- 建筑隔热防火内墙板;20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饰面的保温墙板温度补偿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建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