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互感器检定流水线的托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7626.3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岑岑;蔡文嘉;石洪;李莉;丁黎;罗冰冰;丁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互感器 检定 流水线 托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自动化检定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互感器检定流水线的托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互感器托盘进入检定工位进行预定项目检定时,定位后需要对互感器实施一定的向下的压力,以使触点接触可靠。其缺点是:不仅会对皮带造成磨损,而且向下的力会对整个皮带线造成冲击,进而对皮带线造成破坏,另外,当受力不平衡时很难调整水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互感器检定流水线的托起装置,仅用一只气缸可将检定的托盘全部托离皮带线,消除了对皮带的磨损和冲击,且受力结构优化,消除了不平衡力对托盘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检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解决了受力不平衡时,托盘不水平的问题。
一种用于互感器检定流水线的托起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位上的框架,在框架下部设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上部设有可被顶升气缸顶起和下降的托梁,托梁的上部平行设有托板,托梁和托板通过导杆连接,导杆的顶端穿出托板后与连接套连接,顶升气缸两侧分别安装有竖直的拉杆螺栓,拉杆螺栓的底端与框架底板连接,顶端从托梁的上表面穿出并锁紧,拉杆螺栓用于调节托梁的平衡和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导杆与连接套的连接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仅用一只气缸将待检的托盘全部托离皮带线,消除了对皮带的磨损和冲击,且受力结构优化,消除了不平衡力对托盘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检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解决了受力不平衡时,托盘不水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互感器检定流水线的托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互感器检定流水线的托起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互感器检定流水线的托起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托起互感器检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顶升气缸,3—拉杆螺栓,4—托梁,5—导杆,6—连接套,7—托板,8—挡停器,9—皮带线,10—互感器,11—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互感器检定流水线的托起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位上的框架1,所述框架1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在框架1下部设有顶升气缸2,顶升气缸2上部设有可被顶升气缸2顶起和下降的托梁4,托梁4的上部平行设有托板7,托梁4和托板7通过导杆5连接,导杆5的顶端穿出托板7后与连接套6连接,导杆5与连接套6的连接为过盈配合。
顶升气缸2两侧分别安装有竖直的拉杆螺栓3,拉杆螺栓3的底端与框架1底板连接,顶端从托梁4的上表面穿出并锁紧。通过拉杆螺栓3可调节托板7的平衡和顶升气缸2的行程,托板7上设有多个挡停器8。
本实用新型的互感器托起过程:
当收到检定系统发出的互感器托盘11到位信息后,第一个挡停器8升起挡住第一个托盘11,多个托盘依次完成挡停定位,定位完成后顶升气缸2进行顶升,使得托梁4、导杆5、连接套6、托板7连接成的整体结构顶升,最终将互感器10及托板7顶起脱离皮带线,完成托起工作(如图4所示),其中通过两个拉杆螺栓3来调节托板7的水平。由于此时互感器10被顶升气缸2配合托板7顶起,可对互感器实施一定的向下压力进行检测时不对皮带线造成冲击,而且拉杆螺栓3的设计可以保证互感器处于水平状态,保证受力结构优化,提高了检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7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