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变速箱箱体快速找正定位的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1541.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9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袁兵昌;郑吉先;朱庆翔;张洪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速箱 箱体 快速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箱体快速找正定位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变速箱箱体立式数控车加工时,普遍采用箱体下端以车模一面两销定位,由于箱体为铸造,铸造变形使得箱体上下两端面的中心不重合,所以在实际加工时,先通过车模定位找正箱体下端面的回转中心,然后再通过人工借助数控车床回转找正箱体上端面φ310回转中心。该加工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保证加工时,箱体上下两端加工面基本都能加工出来,使其上、下端面的中心找正后,铸件余量基本一致;但存在的缺点是:生产效率较低,不适宜大批量生产;人工劳动强度大,箱体中心偏移后,需要人工多次检测、调整修正;另外,所有箱体找正工作均在数控车床停止状态下进行,设备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速箱箱体快速找正定位的装夹装置,提高箱体找正效率,降低箱体找正劳动强度实现箱体批量生产,并提高设备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变速箱箱体快速找正定位的装夹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门架机构,所述门架机构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一端定位机构;所述门架机构上固设有升降缸,所述升降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缸驱使升降机构沿门架机构进行垂直移动;所述升降机构中间水平固设有包夹缸,所述包夹缸为双活塞杆式油缸,其活塞杆分别与位于升降机构的两端的端定位机构连接,包夹缸驱使端定位机构沿升降机构进行水平移动。
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对车模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进一步方案,所述门架机构包括固设在底座上的门架框,所述门架框的两侧柱的上部对称固设有垂直导轨,位于垂直导轨的上、下端的门架框分别固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位于两个下限位块之间的门架框上固设有用于安装升降缸的升降缸安装座。
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框,所述升降框的一侧固设有升降缸安装板和沿所述门架机构垂直移动的升降滑块,升降框的另一侧固设有水平导轨和用于安装包夹缸的包夹缸安装座;所述水平导轨的两端分别固设有外限位块,水平导轨的中间对称固设有一对内限位块。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内限位块的中间沿水平导轨方向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
进一步方案,所述端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设有沿所述升降机构水平移动的水平滑块,所述水平滑块的顶端固设有用于安装包夹缸活塞杆的包夹缸安装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侧固设有用于夹持变速箱箱体的定位块。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块通过固定螺栓与定位槽连接,位于定位块与定位槽之间的间隙通过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之间的间隙大小与变速箱箱体的上端定位外圆的铸造误差最大值的一半相一致。
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槽上开设有弹簧孔和螺栓孔;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贯通的台阶孔,位于定位槽一侧的定位块上开设有弹簧放置孔。
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块的内侧面为与变速箱箱体外壁相吻合的弧形定位面。
内限位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通过调整调节螺钉的长度,从而限定了两端定位机构最小的间距大小,从而能适应不同直径的变速箱箱体的定位装夹工作,提高了本装置的适应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门架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后侧,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滑块与门架机构中的垂直导轨相滑动连接;升降缸的缸体安装在门架机构中的升降缸安装座上,升降缸的活塞杆安装在升降机构中的升降缸安装板上;升降缸工作时,则驱动升降机构沿门架机构进行垂直移动。端定位机构中的水平滑块与升降机构中的水平导轨配合滑动连接,置于升降机构的两端,包夹缸为双活塞杆式油缸,其缸体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包夹缸安装座上,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端定位机构中的包夹缸安装板连接,包夹缸工作时驱使位于升降机构两端的端定位机构同步沿升降机构进行水平移动,实现收缩与松开功能。
端定位机构的定位槽内嵌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弧形定位面与变速箱箱体外壁相吻合,实现对变速箱箱体的夹持。定位槽与定位块之间套设有弹簧,然后由固定螺栓连接,且两者之间留有3mm左右的间隙,实现对变速箱箱体直径的微调,调整范围在±3mm,并同时能对变速箱箱体上端面外圆回转中心发生偏移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1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