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监测型地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1557.3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5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施新波;白凤香;陈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A01B77/00;G01D21/02;G05B19/05;E02D27/12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6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桩,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监测型地桩。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新能源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但是目前在搭建光伏发电系统时,经常需要在农田中安装地桩,会碱化农田土壤,同时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很多地桩被毁坏和移位,这样就造成了后续施工队因地下线路情况不明盲目开挖、电缆挖断等事故,一方面造成了施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干扰了供电部门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监测型地桩,具有防盗、调节农田酸碱度、强度高的特点。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监测型地桩,包括地桩外筒、地桩内筒、连接座、四爪台、灌溉装置;
地桩外筒为圆柱体中空结构,地桩外筒上设有多个灌溉安装区,每个灌溉安装区上设有4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灌溉孔;地桩内筒为中空结构,地桩内筒底部为圆锥结构;
连接座包括圆盘、挡板,圆盘圆心处设有一个主安装孔,主安装孔周围设有6个安装孔,6个安装孔环形阵列,相邻两个安装孔之间的角度为60°;挡板为圆环状;挡板固定在圆盘上,每个安装孔外设有一个挡板,安装孔位于挡板的中心位置;
四爪台是通过剪折成型的一体结构,四爪台包括叶片,固定架;固定架为正方形,固定架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孔,叶片为梯形,固定架的四边上分别设有一个叶片,固定架左右两侧的叶片斜向上45°,固定架上下两侧的叶片斜向下45°;
灌溉装置包括储液管、第一灌溉管、第二灌溉管、第三灌溉管,储液管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灌溉区,第二灌溉区、第三灌溉区,第一灌溉区设有两个关于储液管轴线对称的第一灌溉孔,第二灌溉区设有两个关于储液管轴线对称的第二灌溉孔,第三灌溉区设有两个关于储液管轴线对称的第三灌溉孔;第一灌溉管、第二灌溉管、第三灌溉管的长度分别为L1、L2、L3,L1>L2>L3,第一灌溉管、第二灌溉管、第三灌溉管上均设有若干个小孔,每个小孔上均装有灌溉喷头;2个第一灌溉管位于第一灌溉区,通过第一灌溉孔与储液管相连,2个第二灌溉管位于第二灌溉区,通过第二灌溉孔与储液管相连,2个第三灌溉管位于第三灌溉区,通过第三灌溉孔与储液管相连;
地桩外筒的每个灌溉安装区上设有4个灌溉装置,灌溉装置与灌溉孔相连;相邻两个安装区之间设有一个四爪台,四爪台通过中心孔与地桩外筒相连,相邻两个四爪台的距离为P1;地桩内筒固定在地桩外筒内,地桩内筒与地桩外筒之间的空腔内设有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里有碱性营养液,第二输送管里有酸性营养液,第一输送管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输送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输送管与位于地桩外筒左右两侧的灌溉装置相连,第二输送管与位于地桩外筒前后两侧的灌溉装置相连;连接座与地桩内筒顶部相连;地桩外筒灌溉安装区上设有土壤PH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固定在连接座上,土壤PH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电磁阀、报警装置与PLC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地桩内筒外径为R1,地桩外筒内径为R2,R1<R2。
所述储液管长度为L4,叶片长度为L5,L4<L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在不影响稳固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四爪台、灌溉装置的数量,有效节约成本;通过在地桩外筒上设有若干个四爪台,使得地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大,地桩的抗剪切能力增强,强度增大;通过地桩内筒、外筒的独立设计,加强了功能性和实用性;通过土壤PH传感器、PLC控制器与灌溉装置,实现了对农田酸碱度的监测与调控;通过报警装置与PLC控制器实现了地桩的防盗、防破坏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四爪台结构示意图(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四爪台结构示意图(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灌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储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1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