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钥匙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2116.5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3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蒋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欣怡 |
主分类号: | A44B15/00 | 分类号: | A44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2193 重庆市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钥匙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钥匙扣。
背景技术
钥匙环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目前常用的钥匙扣大都是使用金属条制成的圈体,其用于制作圈体的金属条大都紧靠在一起,人们在装入钥匙或者取出钥匙的时候十分费劲,还容易把手弄伤;现有的钥匙扣的大小固定,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大小;现有的钥匙扣不能对钥匙进行分类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钥匙扣,解决了现有的钥匙扣在装入或者取出钥匙十分费劲,容易把手弄伤的问题、不能调节大小的问题和不能对钥匙进行分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多个环形管,多个所述环形管沿左右方向呈直线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管均相隔一定间距,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管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直管,位于最右端的所述环形管上设有第二直管,所述环形管、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均为具有弹性的软橡胶制成,所述第二直管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左端固定在第二直管的右端,所述固定件呈圆台形,所述固定件的左端面的直径大于环形管的内圈的直径,所述固定件的右端的直径小于环形管的内圈的直径。
使用原理是:由于环形管、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均为具有弹性的软橡胶制成,固定件呈圆台形,固定件的左端的直径大于环形管的内圈的直径,固定件的右端的直径小于环形管的内圈的直径,能轻松地将固定件穿入环形管的内圈,固定件穿过环形管的内圈后能卡在环形管内圈的另一侧。在将钥匙装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钥匙扣时,首先将位于最左端的第一个环形管捏扁,一直捏住环形管,并将环形管穿过钥匙孔,此时钥匙便被串在第一直管上,然后将位于最右端的固定件较小的一端从一侧穿入位于最左端的环形管的内圈,固定件将环形管的内圈胀大后穿过环形管的内圈,并卡在环形管的另一侧,即可装上钥匙并形成一个封闭的钥匙环。在将钥匙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钥匙扣上取下时,首先将固定件穿过的环形管的内圈拉伸胀大,从环形管的内圈内取出固定件,然后将环形管捏扁,即可将钥匙取下,装上和取下下钥匙十分轻松,不会把使用者的手指弄伤;钥匙可以穿在任意两个环形管之间的第一直管上,位于中间位置的环形管可以分开左右两边的第一直管上的钥匙,便于钥匙的分类,使人们在寻找钥匙时十分方便;固定件可以穿过任何一个环形管的内圈进行固定,固定件穿入不同的环形管进行固定时,形成的封闭的钥匙环的大小不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钥匙的多少来调节大小。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的表面光滑。
进一步,所述环形管的管腔与相邻的第一直管的管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环形管、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均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环形管、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内均盛装有荧光液。
进一步,每两条所述第一直管的颜色不同。
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钥匙扣上装上或者卸下钥匙时十分轻松,不会把使用者的手弄伤;便于钥匙的分类,使人们在寻找钥匙时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钥匙扣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钥匙的多少来调节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环形管;2、第一直管;3、第二直管;4、固定件;5、荧光液;6、钥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环形管1,多个环形管1沿左右方向呈直线排布,相邻的两个环形管1均相隔一定间距,相邻的两个环形管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直管2,位于最右端的环形管1上设有第二直管3,环形管1、第一直管2和第二直管3均为具有弹性的软橡胶制成,第二直管3上设有固定件4,固定件4的左端固定在第二直管3的右端,固定件4呈圆台形,固定件4的左端的直径大于环形管1的内圈的直径,固定件1的右端的直径小于环形管1的内圈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欣怡,未经蒋欣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2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