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容器封口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5077.4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7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慧;陈亚斌;李冉冉;郭文治;张水军;方洪波;温培豪;潘洁;张嘉凯;史晓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D53/06 | 分类号: | B65D53/06;B65D65/2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容器 封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实验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容器封口膜。
背景技术
实验用封口膜是为了防止容器内的物质被细菌污染,也可为了防止容器内物体洒落而在口部包绕,以避免容器内物质与外界相接触。现有实验容器封口膜为层状结构,上层为封口膜,下层为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紧密贴合的封口膜覆盖层。使用时需要用剪刀剪成条状结构,然后将封口膜下部的覆盖结构撕掉之后将膜缠绕到容器口。其缺点为:现有技术需要事先将封口膜减成条状结构,通常一次实验需要剪5次甚至10次以上,费时费力;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戴手套,由于封口膜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紧密地和其下方的覆盖结构贴合,所以难以将封口膜与其下的覆盖层撕开,操作麻烦;安全性差:用剪刀来剪封口膜时,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损伤到操作者,或者将操作者手套划破,会造成实验台污染,也会使操作者手部污染,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试剂为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结构则对操作者存在巨大危害;同时在裁剪时会造成修剪不平整,封口膜较窄的位置封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撕取使用的实验容器封口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容器封口膜,包括盒体和置于所述盒体内的封口膜本体,所述封口膜本体由相互贴合的膜体和底膜构成;所述封口膜本体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有易撕痕,所述易撕痕包括竖痕和底部的弧形痕。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撕取使用方便。使用时,根据需要使用的条状数量将封口膜本体从盒体内撕掉,从底部弧形痕处向上撕,由于易撕痕形状所带来的剪切力能够方便的将膜体和底膜分开,避免了由于穿戴手套和膜体和底膜之间贴合紧密而不容易将两者撕开的麻烦,节约了操作时间;且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剪刀,避免了误伤操作者或者划伤操作者手套;同时,将膜体撕下后,撕口很整齐,避免了修剪膜体过窄而起不到封口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封口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容器封口膜,包括盒体1和置于所述盒体1内的封口膜本体2,所述封口膜本体2由相互贴合的膜体和底膜构成;所述封口膜本体2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有易撕痕,所述易撕痕包括竖痕3和底部的弧形痕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5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水桶瓶盖
- 下一篇:一次性应用无菌巾包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