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5102.9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3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斌;曹志福;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灏增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井 配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
背景技术
在测井装置中,作为井下探测装置部分,探测装置的重量不够,通常难以顺利送入井下,因此在探测装置的下端连接一个配重体,在探测时将配重体和探测装置通过缆线依次送入井道中,通过配重体的重量将探测装置顺利送入到井道中,对地质情况等进行探测。
现有的配重体通常是柱状或块状的一体结构,在实际测井过程中,当遇到井下某处过窄的情况时,容易出现配重体卡在井道内的情况,导致无法将探测装置顺利送到指定的探测位置。
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将配重体做成细柱形,但由于配重体有质量的最低要求,因此配重体常做的细长,但当遇到井下弯折的情况时,细柱形的配重体很容易卡在井下弯折处,依然无法将探测装置顺利送到指定的探测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配重体易卡在井道内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配重基体,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配重基体之间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通过将多个配重基体通过连接件依次连接,使任意两个配重基体之间可以随意摆动,实现了配重体在井下的弯折处、缩径处也可以顺利通过,避免在上提或下放时遇卡或遇阻,能够使将探测装置顺利送到指定的探测位置,实用性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体的一端与探测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基体为球体或椭球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可绕任意角度摆动或弯曲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配重基体之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在井道弯折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100的结构示意图,该配重体10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配重基体101,任意两个相邻的配重基体101之间通过连接件102活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100,其配重基体101的形状和数量,以及任意相邻两个配重体101之间的距离和任意连接件102的长度等,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仅供说明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100,通过将多个配重基体101通过连接件102依次连接,使任意两个配重基体101之间可以随意摆动,实现了配重体100在井下的弯折处、缩径处也可以顺利通过,避免在上提或下放时遇卡或遇阻,能够使将探测装置顺利送到指定的探测位置,实用性强。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测井的配重体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某测井装置中,井下装置部分包括配重体,和与该配重体连接的探测装置,现对该配重体进行说明。
该配重体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配重基体,这些配重基体可以为球体或椭球体,例如,配重体可以为铅球或铁球等,这些相邻的配重基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为可绕任意角度摆动或弯曲的连接件,例如,连接件可以为铁索或绳子等可以弯曲的材料或结构,连接件的长度可以根据经验设置,连接件与配重基体之间转动连接,例如,当连接件为铁索时,可以将铁索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配重基体连接,将铁索焊接在轴承内圈,将配重基体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使配重基体可以以铁索为中心轴进行旋转,使每个配重体都可以自转,这样可以减少配重体在井下遇到弯折处时的摩擦,便于配重体通过井下的弯折处。
可以理解,配重基体还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例如,三角锥形、菱形、正方体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5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