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通讯基站的反干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5433.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银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通讯 基站 干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干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移动通讯基站的反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通信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有限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是移动通信中组成蜂窝小区的基本单元,完成移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用户之间的通信和管理功能。
但是目前基站的线路连接处大多使用胶布将联合处粘合防止雨水、雪水渗入致使基站受到干扰,但是此种方法下胶布随着时间推移粘力逐渐减弱,时间一长雨水仍然会渗入基站,使基站受到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通讯基站的反干扰装置,可做到紧密结合防止雨水滴入接口使基站受到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通讯基站的反干扰装置,包括第一筒壳、第二筒壳,所述第一筒壳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粘圈,所述第一筒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圈,所述第一隔圈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圈,所述第二隔圈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隔圈,所述第三隔圈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筒壳,所述第二筒壳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粘圈,所述第一筒壳、第二筒壳的内部均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壳与第二粘圈通过第一粘圈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筒壳与第一粘圈通过第二粘圈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有效密封通孔,防止雨水滴入通孔使线路受潮而干扰基站,通过设置粘圈有效增强密封效果,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合图;
图中:1、第一筒壳;2、第一粘圈;3、第一隔圈;4、密封圈;5、第二隔圈;6、螺纹槽;7、第三隔圈;8、螺纹轴;9、第二筒壳;10、第二粘圈;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通讯基站的反干扰装置,包括第一筒壳1、第二筒壳9,第一筒壳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粘圈2,第一筒壳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圈3,第一隔圈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圈5,第二隔圈5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6,螺纹槽6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隔圈7,第三隔圈7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轴8,螺纹轴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筒壳9,第二筒壳9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粘圈10,第一筒壳1、第二筒壳9的内部均设置有通孔11。
进一步的,第一筒壳1与第二粘圈10通过第一粘圈2相连接,第一粘圈2、第二粘圈2紧密粘合从而密封第一筒壳1。
第二筒壳9与第一粘圈2通过第二粘圈10相连接,第一粘圈2、第二粘圈2紧密粘合从而密封第二筒壳9。
具体的,将基站线路的结合处一端伸入第一筒壳1,另一端伸入第二筒壳9,并将线路两端接合,将螺纹轴8插入螺纹槽6,旋转第二筒壳9使螺纹轴8、螺纹槽6紧密结合,密封圈4将结合的螺纹轴8与螺纹槽6密封防止雨水渗入,使用第一粘圈2、第二粘圈10粘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圈4能够有效密封通孔11,防止雨水滴入通孔11使线路受潮而干扰基站,通过设置粘圈有效增强密封效果,增强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银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银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5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远程教育学生情况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具手写板功能的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