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内棒操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6105.4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8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P·W·吉伯恩斯;S·W·希勒;C·卡内考;O·D·尼尔森;A·奥戴德拉;P·H·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拉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7/30 | 分类号: | G21C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吴鹏,张鲁滨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棒操 系统 | ||
1.一种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旋转塞,所述外旋转塞包括外旋转塞轴线;
拾取臂组件,所述拾取臂组件从所述外旋转塞延伸并且包括轴和枢臂,所述轴具有平行于所述外旋转塞轴线的轴心线,所述枢臂能围绕所述轴心线枢转,其中所述轴心线定位在与所述外旋转塞轴线相距第一径向距离处;
内旋转塞,所述内旋转塞偏心地配置在所述外旋转塞内,所述内旋转塞包括内旋转塞轴线,其中所述内旋转塞能独立于所述外旋转塞的旋转而旋转;
进入端口旋转塞,所述进入端口旋转塞偏心地配置在所述内旋转塞内,其中所述进入端口旋转塞能独立于所述外旋转塞和所述内旋转塞的旋转而旋转;和
拉臂,所述拉臂从所述进入端口旋转塞延伸并且包括拉臂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转塞轴线、所述轴心线、所述内旋转塞轴线和所述拉臂轴线各者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端口旋转塞的旋转和所述内旋转塞的旋转使所述拉臂轴线与所述外旋转塞轴线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转塞、所述内旋转塞和所述进入端口旋转塞能定位成将所述拉臂定位在与外旋转塞的外周相距第一距离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臂包括拾取机构,所述拾取机构具有靠近与所述枢臂的轴相对的一端配置的拾取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枢臂枢转时,所述拾取轴线能定位在所述轴心线与所述外旋转塞轴线之间;
其中,当这样定位时,所述拾取轴线配置在与所述外旋转塞的外周相距第二距离处;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转塞、所述内旋转塞、所述进入端口旋转塞和所述枢臂中的每一者都包含至少90度的旋转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范围为至少1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范围大致等于36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臂在所述内旋转塞的上表面的上方和下方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臂的枢转半径小于所述内旋转塞的基准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臂的枢转半径包含容器内储存空间的全部和反应堆芯体中央部的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臂的枢转半径包含反应堆芯体中央部的全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臂的枢转半径包含容器内储存空间的内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内棒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臂的枢转半径包含容器内储存空间的外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拉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泰拉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61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