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自动涨紧冷却用轴流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6321.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邵金波;黄珍;钱澍;杨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新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F04D25/08;F04D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7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自动 冷却 轴流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自动涨紧冷却用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皮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便会由于自身的变形导致需要预紧,目前采用的预紧结构结果较为复杂,而且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带自动涨紧冷却用轴流风机,解决如何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同时可多角度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皮带自动涨紧冷却用轴流风机,包括自动涨紧机构、电机、皮带;皮带的一端与电机连接,皮带的中间位置与自动涨紧机构连接;所述自动涨紧机构包括旋转臂、旋转臂旋转组件、旋转臂旋转支架、涨紧轮;旋转臂中间位置固定有旋转臂旋转支架,一端固定有涨紧轮;旋转臂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多个拉簧、推动杆弧形滑槽;第一推动杆固定在旋转臂上,该第一推动杆通过拉簧与第二推动杆连接,上述第二推动杆固定在推动杆弧形滑槽内。
所述第一推动杆顶部成半圆形,其上具有固定拉簧的拉簧孔,该第一推动杆的底部固定有轴承并通过该轴承固定在旋转臂上。
所述第二推动杆顶部成半圆形,其上具有固定拉簧的拉簧孔,该第二推动杆的底部固定有轴承并通过该轴承固定在推动杆弧形滑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通过设置两个推动杆,这两个推动杆通过拉簧连接在一起,这样实现自动推动旋转臂转动从而使涨紧轮与皮带紧密贴合,从而达到涨紧的作用;由于将推动杆设置成半圆形结构,这样可增加固定拉簧的数量,提高涨紧力;由于设置有推动杆弧形滑槽,这样多角度多方向对皮带进行涨紧,从而适应不同型号及不同疲劳度的皮带。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涨紧机构与皮带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推动杆的示意图;
图3是两个推动杆配合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两个推动杆配合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的自动涨紧机构去掉旋转臂旋转组件后的示意图;
图6是轴流风机的示意图;
图中 1. 自动涨紧机构、11. 旋转臂、111. 第一推动杆安装孔、12. 旋转臂旋转组件、121. 第一推动杆、1211. 拉簧孔、1212. 轴承、122. 第二推动杆、123. 拉簧、124. 推动杆弧形滑槽、13. 旋转臂旋转支架、14. 涨紧轮、2. 电机、3. 皮带、4. 叶轮、5. 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6,图中的皮带自动涨紧冷却用轴流风机,包括一个自动涨紧机构1、一个电机2、一个皮带3、一个叶轮4、多个叶片5。皮带3的一端与电机2连接,皮带3的中间位置与自动涨紧机构1连接。
自动涨紧机构1包括一个旋转臂11、一个旋转臂旋转组件12、一个旋转臂旋转支架、13一个涨紧轮14。旋转臂11由两个板材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其作用是在涨紧力的作用下使涨紧轮14旋转使其始终与皮带3贴合。该旋转臂11中间固定有支撑该旋转臂11的旋转臂旋转支架13,旋转臂11主要是利用跷跷板的原理实现涨紧。旋转臂旋转支架13内部具有轴承、套筒等结构,其主要能与旋转臂11接触并转动即可。涨紧轮14同样包括一个轴承、与皮带3接触的套筒等结构,其主要是能在旋转臂11的作用下与皮带3接触同时旋转即可。
旋转臂11中间位置固定有旋转臂旋转支架13,一端固定有涨紧轮14,旋转臂11在与旋转臂旋转组件12中的第一推动杆121配合的位置具有第一推动杆安装孔111。
旋转臂旋转组件12包括一个第一推动杆121、一个第二推动杆122、五个拉簧123、一个C形的推动杆弧形滑槽124。第一推动杆121固定在一个旋转臂11上,该第一推动杆121上具有拉簧孔1211,该第一推动杆121通过这五个拉簧123与第二推动杆122连接,该第二推动杆形状与第一推动杆形状相同,上述第二推动杆固定在推动杆弧形滑槽内。第一推动杆121顶部成半圆形,该第一推动杆121的底部固定有轴承1212并通过该轴承1212固定在旋转臂11上。第二推动杆122顶部同样成半圆形,其上也具有固定拉簧123的拉簧孔1211,该第二推动杆122的底部固定有轴承1212并通过该轴承1212固定在推动杆弧形滑槽12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新风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新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6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机具上的齿轮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辆及其链条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