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制冷系统液氨内部转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6469.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滨;覃尚贵;朱辉煌;黄化;杨小东;余桂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1/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生产 制冷系统 内部 转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预冷领域,特别是用于混凝土生产制冷系统的改扩建工程。
背景技术
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改扩建,改扩建过程中必须在无氨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由于氨是一种有毒物,对人体及环境会造成伤害和污染,遇到明火易爆炸,因此系统内液氨转移将尤为重要。针对该种情况,结合白鹤滩混凝土生产系统制冷车间扩建实际,项目部研究并对液态氨尝试内部转移,最终成功的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制冷系统氨内部转移系统,通过采用上述制冷系统,避免了氨外部转移的风险,同时降低了转移费用,提高了转移效率,对氨系统改扩建具有实际意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制冷系统液氨内部转移系统,它包括低循桶,所述低循桶通过氨泵与终端设备相连并构成回路,将终端设备内部的液氨转移至低循桶;所述低循桶通过氨压机和冷凝器与高循罐相连,将低循桶内部的液氨冷凝之后转移至高循罐。
所述低循桶和终端设备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出气导流管;所述终端设备和氨泵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进气导流管;通过出气导流管和进气导流管将管道内残留氨排至预先准备的水桶稀释。
所述低循桶与氨泵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J1。
所述氨泵和终端设备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J2和阀门J3。
所述低循桶和终端设备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J5和阀门J4。
所述低循桶和氨压机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H3和阀门H4。
所述氨压机和冷凝器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H5。
所述低循桶和高循罐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H1和阀门H2。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制冷系统氨内部转移系统,通过采用上述局部结构,避免了氨外部转移的风险,同时降低了转移费用,提高了转移效率,对氨系统改扩建具有实际意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通过所述出气导流管和进气导流管,能够将管道内残留液态氨排出,防止后续改扩建管道施工时对人体造成伤害或遇焊接火花发生爆炸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低循桶1、终端设备2、氨泵3、氨压机4、冷凝器5、高循罐6、出气导流管7、进气导流管8;
阀门J1、阀门J2、阀门J3、阀门J4、阀门J5;
阀门H1、阀门H2、阀门H3、阀门H4、阀门H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制冷系统液氨内部转移系统,它包括低循桶1,所述低循桶1通过氨泵3与终端设备2相连并构成回路,将终端设备2内部的液氨转移至低循桶1;所述低循桶1通过氨压机4和冷凝器5与高循罐6相连,将低循桶1内部的液氨冷凝之后转移至高循罐6。
进一步的,所述低循桶1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出气导流管7;所述终端设备2和氨泵3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进气导流管8;通过出气导流管7和进气导流管8将管道内残留氨排至预先准备的水桶稀释。
进一步的,所述低循桶1与氨泵3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J1。
进一步的,所述氨泵3和终端设备2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J2和阀门J3。
进一步的,所述低循桶1和终端设备2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J5和阀门J4。
进一步的,所述低循桶1和氨压机4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H3和阀门H4。
进一步的,所述氨压机4和冷凝器5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H5。
进一步的,所述低循桶1和高循罐6之间管路安装有阀门H1和阀门H2。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首先,低循桶1通过氨泵3与终端设备2相连并构成回路,将终端设备2内部的液氨转移至低循桶1;然后,低循桶1通过氨压机4和冷凝器5与高循罐6相连,将低循桶1内部的液氨冷凝之后转移至高循罐6;
最后,低循桶1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出气导流管7;所述终端设备2和氨泵3之间的管路上连通有进气导流管8;通过出气导流管7和进气导流管8将管道内残留氨排至预先准备的水桶稀释。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6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气设备用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煤气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