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6827.X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3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平;张向东;朱剑;严栋;白璐;孙昕怡;刘鑫;袁顺;史国梁;柳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4 | 分类号: | B64C25/64;B64C2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0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起落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市场上无人机是越来越多的航拍爱好者和一些军事领域的首选,由于无人机的经济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在很多领域对无人机都有着旺盛的需求,可广泛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核辐射探测、交通监管、资源探测、边防巡逻、管道巡检等。目前的无人机结构复杂,自重较大,稳定性较差,在一些特殊的天气环境和地形条件下起落具备极大的不稳定性,如在恶劣天气环境下、或在操作不当、或在信号干扰等因素,容易造成无人机落地时侧翻或者跳动,导致无人机损坏或者报废,更有甚者伤及人身安全。
简言之,现阶段的无人机具有在起落时容易发生侧翻或者跳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用于现阶段的无人机具有在起落时容易发生侧翻或者跳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适用于在金属起落面板上起落的无人机,其包括:
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支撑部,支撑部具有可给无人机提供水平支撑的支撑面和背对支撑面的连接面,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无人机机身,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支撑部的连接面;
稳固组件,包括多个弹性缓冲脚以及多个磁铁,各个弹性缓冲脚分别设置于支撑部上,各个弹性缓冲脚上设有至少一个磁铁。
进一步地,各个弹性缓冲脚分别设置于支撑部背离无人机机身一侧,各个磁铁分别设置于弹性缓冲脚背离无人机机身一侧,且各个弹性缓冲脚背离无人机机身的表面凸出于各个磁铁背离无人机机身的表面。
进一步地,各个弹性缓冲脚分别为中空柱体,且在各个弹性缓冲脚外周均开设有至少一道装配槽,各个磁铁分别设置于装配槽背离无人机机身一侧,且各个弹性缓冲脚背离无人机机身的表面凸出于各个磁铁背离无人机机身的表面。
进一步地,支撑部为长柱状或长条状,弹性缓冲脚设在支撑部的两端,或沿支撑部的长度方向按预设距离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各个弹性缓冲脚的第一端部闭合,第二端部开口。
进一步地,各个磁铁均为环形磁铁,环形磁铁套装于装配槽中。
进一步地,各个磁铁均为强力永磁铁。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杆,各个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无人机机身,各个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支撑部。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各个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各个支撑杆上,且各个支撑杆处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无人机机身,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包括:
以上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通过在支撑部上设置弹性缓冲脚,在无人机降落时,通过弹性缓冲脚分解外力作用,提升无人机在起落时对金属起落面板的缓冲性能,减少外力对无人机造成的破坏,避免无人机起落架断裂的情形发生;在弹性缓冲脚上设置磁铁,增加无人机在降落时对金属起落面板的吸附能力,使得无人机在金属起落面板上进行降落时更加平稳,解决了现阶段的无人机具有在降落时容易发生侧翻或者跳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稳固组件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的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6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翼机车轮毂的轴接机构
- 下一篇:舰载机尾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