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及LED汽车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7686.3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6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范德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天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55;F21S45/47;F21W107/10;F21W102/1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56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汽车 大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汽车大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前照灯对于卤素灯、氙气灯配光设计方式,主要有三种: ( 1 )抛物面反射镜:加工较易实现,然而体积大、配光自由度小,目前主要应用在远光前照灯中;( 2 )自由曲面反射镜:包含很多非对称结构单元、加工难度较高; ( 3 )复合椭球反光杯、整形挡光板、透镜三组单元组成:复合椭球反光杯包含很多非对称结构单元、加工难度较高,在面向批量制造时,由于制造容差小、品质保证方面有较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球面透镜LED灯及LED汽车大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LED光源板、以及安装在LED光源板上的LED芯片,所述LED芯片上封装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具有上非球面、下非球面,所述上非球面为凸面,所述下非球面为凹面。
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到下非球面顶点的距离h为1.5mm-3mm,所述LED芯片到上非球面顶点的距离h′为6-8mm。
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宽度为8.5-10mm。
一种LED汽车大灯,根据上述所述LED灯实现,包括金属导热棒以及连接在所述金属导热棒下端的散热器,所述金属导热棒上端两侧安装有对称的LED光源板,在所述LED光源板上安装有对称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上封装有所述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LLED灯及LED汽车大灯优点如下:
通过透镜的上非球面和下非球面结构设计,通过凹面的下非球面设计,改变光的折射角度,使光线能更集中的反射出去,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透镜和LED芯片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LED汽车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LED灯的光折射效果图;
图5是传统LED灯的光折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包括LED光源板1、以及安装在LED光源板1上的LED芯片2,所述LED芯片2上封装有透镜3,所述透镜3具有上非球面3a、下非球面3b,所述上非球面3a为凸面,所述下非球面3b为凹面。所述透镜3采用耐高温(450度以上)高折射率玻璃,其折射率为1.86以上,设计光束角a=30°- 40°。
进一步的,所述LED芯片2到下非球面3b顶点的距离h为1.5mm-3mm,所述LED芯片2到上非球面3a顶点的距离h′为6-8mm,可视灯柱直径尺寸大小情况而定。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3的宽度为8.5-10mm,可以刚好容纳灯珠安装空间。
实施例2:
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汽车大灯,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LED灯实现,
包括金属导热棒4以及连接在所述金属导热棒4下端的散热器5,所述金属导热棒4上端两侧安装有对称的LED光源板1,在所述LED光源板1上安装有对称的LED芯片2,所述LED芯片2上封装有实施例1所述透镜3。所述LED芯片2到下非球面3b顶点的距离h为1.5mm-3mm,所述LED芯片2到上非球面3a顶点的距离h′为6-8mm。
实验例: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的LED灯的光线折射效果如图4所示,传统LED灯的光线折射效果如图5所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LED灯的上、下两端的几束光线通过折射后,可以集中射出,按照不同芯片尺寸大小与光束角,经过非球面透镜的变换曲度,可使得将LED芯片的实焦向后移1.5-3mm,即图中虚焦位置。将上述结构的LED灯对称安装在LED汽车大灯的金属导热棒后,其两端LED芯片的虚焦正好重叠于LED汽车大灯的反光镜焦点中心位置,从而实现最佳的灯光反射效果和光通利用率。而传统LED灯头上发出的光,其大部分光线路径没能从反光镜焦点发射,光路错乱,照射不远,还造成眩光与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天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天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7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工作模式的警灯
- 下一篇:LED双光模组